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图甲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纠正错误后,小明同学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体积在上升过程中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
(3)某同学绘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
(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 (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好的杠杆,如图乙,用弹簧测力向上拉动杠杆使其水平平衡,若每个钩码重为2N,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3)如图丙,当弹簧测力计由M位置倾斜至N位置时,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会变 ,这是因为 .
(4)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序号 |
动力F1/N |
动力臂l1/cm |
阻力F2/N |
阻力臂l2/cm |
① |
1 |
20 |
2 |
10 |
② |
2 |
15 |
1.5 |
20 |
③ |
3 |
5 |
1 |
15 |
有的同学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D.没有改变平衡螺母的位置从而让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
用电流表测甲如图甲所示电路的电流.
(1)若将线头M、N都接到电流表的“0.6”接线柱上,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是 ;
(2)将线头M、N如何连接,才能使电流表示数最大?答 ,若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流过灯L1电流是 A,流过灯L2的电流是 A.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
(1)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原因可能是 .
A.电流表断路 | B.电压表断路 | C.R1断路 | D.R2断路 |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R1/R2).图2是这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当R1的阻值是2Ω,电流表示数是1.0A;要使电流表示数是0.5A,R1的阻值是 Ω;多次测量后,作出的I﹣R是图3中的 ,探究操作过程中,眼睛先看 (“电压表”或“电流表”).
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升温吸热本领”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表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
温度/℃ |
沙子 |
20 |
24 |
28 |
32 |
36 |
水 |
20 |
21 |
22 |
23 |
24 |
(1)在此实验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的目的是 ;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 ;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