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异丁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功能高分子材料。某科研小组研究了使用特定引发剂、正己烷为溶剂、无水条件下异丁烯的聚合工艺。已知:异丁烯沸点266K。反应方程式及主要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P 4O 10作用是 。
(2)将钠块加入正己烷中,除去微量的水,反应方程式为 .。
(3)浴槽中可选用的适宜冷却剂是 (填序号)。
序号 |
冷却剂 |
最低温度/℃ |
甲 |
NaCl﹣冰(质量比1:3) |
﹣21 |
乙 |
CaCl 2•6H 2O﹣冰(质量比1.43:1) |
﹣55 |
丙 |
液氨 |
﹣33 |
(4)补齐操作步骤
选项为:a.向三口瓶中通入一定量异丁烯
b.向三口瓶中加入一定量正己烷
① (填编号);
②待反应体系温度下降至既定温度;
③ (填编号);
④搅拌下滴加引发剂,一定时间后加入反应终止剂停止反应。经后续处理得成品。
(5)测得成品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 6,平均聚合度为 。
下图甲是课本中验证铜和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先关闭弹簧夹________,再打开弹簧夹__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试管②。
(4)当气体充满试管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②应如何操作
为了粗略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制气与除杂装置。请参与研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烧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漏斗与烧瓶之间用玻璃导管连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中装有同一种蓝色溶液,该溶液是____________,其中试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测量产生的乙炔气体的体积,该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两种装置。则应选择装置_______
__(填Ⅰ或Ⅱ)。
请从下图中选用必要的装置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要求测定产生的氢气的体积,并检验氯气。
(1)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______,
B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上述气体实验装置时,各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A接______、 _____接______ ;B接_____ 、 _____接______ 。
(3)证明产物中有Cl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已知电解后测得产生的H2的体积为44.8 mL(已经折算成标准状况),电解后溶液的体积为50 mL,此时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通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分子式,可在燃烧室内将有机物样品与纯氧在电炉加热下充分燃烧,根据产品的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下图所示的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物分子式的常用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现准现准确称取0.44 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燃烧后A管增重0.88 g,B管增重0.36g。请回答:按上述所给的测量信息,回答问题:
(1)A、B管内均盛有有固态试剂,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E中应盛装什么试剂:_______________;
(3)如果把CuO网去掉,A管重量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请改进这套装置的一个不足之处:;
(5)该有机物的实验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必须知道的数据是。
甲、乙两同学欲分别完成“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
I.甲同学的方案为: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装置如图I)。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有(至少答出两点)。
II.乙同学所采用的装置如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Ⅱ组装仪器、添加药品,实验开始后,先将浓盐酸挤入试管,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待装置中出现现象后,点燃酒精灯。
(2)点燃酒精灯后,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是。(至少答出三点)
(3)乙同学欲将虚框内装置改为图Ⅲ所示装置,并测量多余气体的体积。
①若图Ⅲ所示量气装置由干燥管、乳胶管和50mL滴定管组装而成,此处所用滴定管是(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图Ⅲ装置中的液体可用;收集完气体并冷却至室温后读数,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③如果开始读数时操作正确,最后读数时俯视右边滴定管液面,会导致所测气体的体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