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师川外甥奉议 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前承示谕:"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
【注】①奉议:官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②非天质之卑
③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B.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C.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D. |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②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
(4)【甲】【乙】两段选文,两位长辈就"怎样才能学有所成"的问题,分别给出了建议。结合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
关键信息 |
学习建议 |
前提条件 |
【甲】 |
业精德成 |
① |
热衷于学习 |
【乙】 |
养心探道 |
第一条建议:② 第二条建议:③ |
全身心投入学习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万钟于我何加焉(2)是亦不可以已乎
(3)然则何时而乐耶(4)微斯人,吾谁与归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仲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不超过5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1)万事莫贵于义()(2)不若手足之贵也()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是贵义于其身也所欲有甚于生者 |
B.人皆有之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 |
C.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
D.予子冠履予观夫巴陵胜状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上文运用什么论证方法阐明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解释句子中划线词。(4分)
⑴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⑵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
⑶所识穷乏者的得我欤:_____________⑷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_____。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上文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虞人: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罢:停止、取消。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1)文侯与虞人期猎:期:()(2)是日:是:()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又雨,公将焉之?请简要说说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1)尝射于家圃( ) (2) 无他, 惟手熟尔( )本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意为____________,“释”的这个意义还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含“释”的这个意义的成语)
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