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氧化氢性质不稳定,易被某些含铜化合物催化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过氧化氢与氢氧化铜混合产生气体的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a.过氧化铜(CuO2)为黄褐色固体

b.H2O2+Cu(OH)2═CuO2+2H2O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制备氢氧化铜

向盛有5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步骤二:氢氧化铜与过氧化氢混合

向蓝色沉淀中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直至过量,发现蓝色沉淀变为黄褐色沉淀,随后黄褐色沉淀迅速变为黑色沉淀,产生气泡且越来越快,最终试管中得到黑色沉淀。

分析实验过程,请完成下列问题:

(1)Cu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请写出产生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为验证该气体是否为氧气,可以使用           进行检验。

【提出问题】气泡越来越快的原因是什么?

【作出猜想】

(2)小组成员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Cu(OH)2作为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O2

猜想Ⅱ:CuO2作为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O2

猜想Ⅲ:     (填化学式)作为催化剂加快H2O2分解产生O2

【验证猜想】

①某同学立即否定猜想Ⅰ、Ⅱ,理由是                               

②简述验证猜想Ⅲ正确的实验方案                                  

【反思拓展】

黄褐色沉淀遇到过氧化氢迅速变为黑色沉淀并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为紫红色固体,E,H均为黑色固体,F是一种无色气体,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所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根据转化关系图回答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2)①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②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属于   

③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在该反应中,F具有   性.

在密闭容器中,某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涉及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序号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34

50

1

0

反应后质量/g

0

x

y

z

(1)甲的化学式为   

(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含氧元素的化合物是   (填物质序号).

(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x+y+z=86

B.

y+z=85

C.

(50﹣x):z=32:64

D.

(50﹣x):(y﹣1)8:3.

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电解水试验时发现他们的装置只有一端有气体产生,且溶液颜色逐渐加深.

对此异常现象,小吴同学认为是电源正负极接反了的原因.要证明小吴的猜想,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经过修正,大家完成了电解水的实验.体验到"电解"这种新实验手段的威力后,大家意犹未尽,决定继续深入探究.

【探究活动一】

小吴将水换成食盐水进行电解,A、B两个试管都收集到气体.试管A收集到的是无色可燃性气体,则该气体是    气.

【问题与猜想】

试管B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什么呢?请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大胆猜测,并将所有可能的属于单质气体的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实验与结论】

若小周用pH试纸测出电解后溶液的pH为12,说明该溶液呈    性,则电解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活动二】

小周将原装置的电极都改为铜片进行食盐水的电解,结果发现溶液颜色变蓝.

【问题与猜想】

为什么溶液会变蓝色?小施认为可能是铜片变成铜离子进入溶液中的原因.

【实验与结论】

小施取少量蓝色溶液放入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了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还有其他证明溶液中含Cu 2+的方法吗?请写出你的方法和结论    

【回顾与反思】

经过上述拓展探究实验,同学们学会了用身边的物质进行探究的方法,体验到了开拓思路大胆探究的乐趣,感受到了化学的神奇魅力,根据上述所进行的实验,请写出你还想探究的一个问题    

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装置A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该检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装置B收集氧气,证明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法.

在化学课上,老师带来一瓶未知溶液A,已知它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一种,进行如下实验(图1):

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1)   

【提出问题】A是哪一种酸?

老师要求甲、乙同学从反应后的溶液B分别展开探究。

【猜想假设】甲同学:A是稀盐酸;乙同学:A是稀硫酸。

【实验探究】(如图2)

【评价交流】甲同学的实验(2)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乙同学的实验(3)   (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实验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5)   

【归纳总结】通过乙同学的实验可以得出:选择试剂鉴别溶液中的待测离子时,如果待测溶液中含有干扰离子,则应在鉴别前,先另选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6)   除去。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除去溶液中干扰离子的一般方法是:选择试剂将干扰离子变成(7)   除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