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     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      作用,以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D,F是氧化物。

(1)写出F的化学式 ,E物质的一种用途 ,C物质的一条化学性质
(2)C和D反应需要高温,此反应常用于冶铁工业,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铜制器物在潮湿环境中表面会产生绿色的锈迹,俗称铜绿。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铜绿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
③CuO+H2SO4(稀)=CuSO4+H2O。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粉末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观察分析】A装置中绿色粉末变为黑色;
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
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 和碳等元素。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A装置中产生的黑色粉末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
(1)全部为CuO(2)CuO和C的混合物
【深入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1)正确
②①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

猜想(2)正确

【实验结论】化学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证明猜想(1)正确。
【反思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 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 接触。

某同学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Ⅰ.写出上述流程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Ⅱ.步骤Ⅱ中加适量水的目的 (填标号)。

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全部溶解
C.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减少固体2的损失

Ⅲ.步骤Ⅳ中的操作应选择下图中 (填“甲”或“乙”)装置,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Ⅳ.实验结束后,称得回收到的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原来氯酸钾中的大,可能的原因有 (写一点)。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公众几乎患上了“食物焦虑症”。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报告,称对“立顿”的绿茶、茉莉花茶和铁观音袋泡茶检验,发现含有被国家禁止在茶叶上使用的高毒农药灭多威。灭多威是一种白色晶状固体,略具有硫磺的气味,其化学式为
(1)灭多威是由 种元素组成,它属于 (填“单质”“化合物”之一)。
(2)灭多威中氮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3)在灭多威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用A图所示装置净化黄泥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B图所示酸的性质实验,可认识到:虽然酸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电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3)实验C是通过控制哪些因素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4)请总结出铁制品发生锈蚀的主要条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