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抛物线 .
(1)通过配方可以将其化成顶点式为 ,根据该抛物线在对称轴两侧从左到右图象的特征,可以判断,当顶点在 轴 (填上方或下方),即 0(填大于或小于)时,该抛物线与 轴必有两个交点;
(2)若抛物线上存在两点 , , , ,分布在 轴的两侧,则抛物线顶点必在 轴下方,请你结合 、 两点在抛物线上的可能位置,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对这个结论的正确性给以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不妨设 且都不等于顶点的横坐标;另如果需要借助图象辅助说明,可自己画出简单示意图)
(3)根据二次函数(1)(2)结论,求证:当 , 时, .
如图,直径为10的⊙O经过原点O,并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线段OA、OB(OA>OB)的长分别是方程x2+kx+48=0的两根。
(1)求线段OA、OB的长;
(2)已知点C在劣弧OA上,连结BC交OA于D,当OC2=CD·CB时,求C点的坐标;
(3)在⊙O上是否存在点P,使S△POD=S△ABD.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I是△ABC的内心,∠BAC的平分线与△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交BC于点E.
(1)求证:BD=ID;
(2)求证:ID2=DE•DA.
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O上,延长BC至点D,使DC=CB,延长DA与⊙O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接AC,CE.
(1)求证:∠B=∠D;
(2)若AB=4,BC﹣AC=2,求CE的长.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沿边AB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沿边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有一点到终点运动即停止.问:
(1)几秒钟后△PBQ的面积等于8cm2?
(2)几秒钟后PQ⊥DQ?
(3)是否存在这样的时刻,使S△PDQ=8cm2,试说明理由.
如图,在半径为5的扇形中,
=90°,点
是弧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
、
重合)
,
,垂足分别为
、
.
(1)当BC=6时,求线段的长;
(2)在中是否存在长度保持不变的边?如果存在,请指出并求其长度,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