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沈怀清勘案
【清】徐承烈
绍兴沈怀清先生,名嘉征,由巡检 ①仕至臬司 ②。居官廉干和平,故自下僚 ③洊历大位。
公任江西浮梁令时,曾暂署某县篆。适城中常被盗,公履任后严缉之。凡城门出入者,皆盘诘焉,而绝无影响。一日大雪崩腾,署后有三层楼最高,可俯瞰山川城市。公治酒邀友至上层赏之。见城中万屋比栉,皆被雪漫,惟一家平屋数间,无片雪凝积,而微见烟起。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主人远宦北方,携眷以往,楼屋厅堂悉皆封闭,而留一仆居门首守之。公疑其为盗薮,集兵役围其前后,入而搜之。至无雪之屋,果群盗潜伏焉。盖伙盗甚众,恐突烟起而动人疑,因就地作数灶,以供饮煮, 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搜出脏物无算。有跳屋而逃者,悉为邻佑所禽。公讯之,则盗贿其家守门之仆,借屋以为巢穴,食物皆托其代购。群盗日惟高卧,夜则出劫,邑中富饶之家,无得免者,已数月矣。因公履任后,查缉严甚,不敢出城,而人初不料其窟于此处也,遂悉置之法。
〔选自《听雨轩笔记》)
【注释】①巡检:县级负责社会治安的官员,正九品。②臬司: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正三品。③下僚:职位低微的官吏。
(1)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
方法 |
解释 |
①万屋 比栉 |
参考成语法;比翼双飞 |
|
②因 就地作数灶 |
查阅词典法:①接近,暴近、趋向;②完成,达到;③即使。 |
(填序号) |
③果群盗潜伏 焉 |
课内迁移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
|
④悉为邻佑所 禽 |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
|
(2)请问"/"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屋低人众兼之火气上冲是以雪不积聚遂群获之
(3)用现代词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公异之,使人踪迹其处,则邑中巨室也。
(4)沈怀清"由巡检仕至臬司",在仕途上能这样快速升迁是偶然的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东坡为钱塘守时 ()(2)非不肯偿也 ()
(3)所持立尽()(4)遂悉偿所负 ()下列各句与例句 “以”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例句:人竟以千钱取一扇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B.以丛草为林 | C.贻以金钗 | D.太祖常劝以读书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公令以扇二十来 翻译下列句子。
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这则故事中苏东坡是怎样的人?请你概括出两点。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畏斋拾银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 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 ③俟(sì):等待。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恐劝令留金也恐:担心 | B.遂以还之遂:于是 |
C.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曾经 | D.去数年,绝无音信去:距离 |
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遂以还之
A.以我酌油知之 | B.徐以杓酌油沥之 |
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D.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
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畏斋曾经夜晚拾到贰佰多两银子,后来归还失主,并得到一些报酬。 |
B.何畏斋托官员侄子将寄存于他那里多年的银子归还给那个当年有事入京的官员。 |
C.本文通过两件事来表现了何畏斋拾金不昧,为人诚信的优秀品质。 |
D.本文最后一段以议论来点明写作意图,表达出对何畏斋的赞美之情。 |
文言文阅读
孟浩然传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选自《新唐书》)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词。
(1)俄而玄宗至(2)君与韩公有期翻译下列句子。
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是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来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文言文《口技》,回答后面小题。(共18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桶中声,一齐奏发,众妙毕备。满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
既而夫上床寝,妇又呼大儿溺,毕,都上床寝。小儿亦渐欲睡。夫茀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之声。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宾客意少舒()⑵几欲先走()
⑶絮絮不止()⑷奋袖出臂()翻译: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仅仅描写观众的反映吗?为什么?
拓展延伸——下节课是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个星期才一节的音乐课,上课铃声还未响,就自发地齐唱起了《我的未来不是梦》,以迎接音乐老师的到来。就在这时,班主任数学老师夹着一叠试卷走了进来,说道:“利用这节音乐课和下节数学课,进行一次测试……”请你仿照本文中对观众的反应的描写,用简短的语言描写一下这时同学们的反应。
我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