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图中底面积为50cm 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底面积为25cm 2的实心圆柱形物体A用轻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图乙为物体A缓慢下移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A下表面浸入深度h的关系图象。(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水足够深且不会溢出,物体A不会接触到容器底部,ρ 水=1.0×10 3kg/m 3,g=10N/kg)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为 N;
(2)物体A位于h=10cm时,向水里加入适量的食盐并搅拌,稳定后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变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利用图乙数据,可求出物体A的密度为 kg/m 3;
(4)h从0增到10cm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 Pa。
小华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按如图调整完毕,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烛焰清晰的像。
(1)保持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小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住凸透镜上半部分,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烛焰的上半部分,亮度变暗
.烛焰的下半部分,亮度变暗
.完整的烛焰,亮度变暗
.完整的烛焰,亮度不变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就是根据这种成像原理设计的。
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用了 。
在测量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所得实验数据如下:
(1)实验时,用手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上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②次实验测得的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计算结果的位数与表中机械效率位数一致)。
(3)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由 决定的。
(4)不计绳重及摩擦阻力,则该动滑轮的自重为 。
实验 序号 |
钩码重
|
钩码上升 高度 |
拉力
|
绳端移动的距离 |
机械效率 |
① |
1.0 |
20.0 |
0.7 |
40.0 |
|
② |
2.0 |
20.0 |
1.2 |
40.0 |
|
③ |
3.0 |
20.0 |
1.7 |
40.0 |
|
王君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来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选用的器材有阻值为 的小灯泡一个,两节干电池组成的电池组, 的电流表、 的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和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等。
(1)该同学根据电路图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该是 的。(选填“断开”或“闭合”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有明显摆动,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在某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4)该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采用的科学实验方法是 。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适量的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 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回答:
(1)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2)在 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
(3)冰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
(4)从图乙可以推断出冰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