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和一块厚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可以确定像的 。实验中有同学从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其原因可能是玻璃板的前后表面都发生了光的 射。改善"重影"问题的办法是 。解决问题后,移动点燃的蜡烛,多次测量并分析得出结论。
(2)小明发现上述实验中难于准确测量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且未用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多次实验,就得出了像与物大小的关系,于是他换用一些完全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
①如图2甲所示,将一组木块置于玻璃板前,改变该组木块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每次像和物的位置,如图2乙所示。根据对应顶点就能准确测出相应的距离,再将白纸沿 (选填" "或" " 对折,若像和物的对应顶点都 ,则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具有对称性。
②如图3所示,用叠加的方法改变物的大小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 。
木块的位置 |
保持不变 |
||
物的大小(玻璃板前木块的个数 个) |
1 |
2 |
3 |
像的大小(玻璃板后木块的个数 个) |
1 |
2 |
3 |
(3)某小组在较暗的环境中实验时,发现木块的像较暗、不易辨识,联系日常照镜子的经验,解决方法是 (选填"照亮木块的像"或"照亮木块" 。
小华利用如图25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0~50Ω”.
|
(1)请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当移至最 端(选填“左”或“右”);小红同学用天平和量杯测石块的密度.
(1)首先她将天平放在__________工作台上;
(2)将游码对准零刻度线,然后调节天平横粱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3)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示数如图,则小石块质量是________g;
(4)再用量杯和水测出石块体积是20cm3,计算出小石块密度是________kg/m3.
如图所示是质量是200g固体的熔化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曲线图,有图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该固体熔化时需要热量同时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实验中,热只能自发的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__性.根据图象和相关知识,该物质从第6分钟至第8分钟共吸收J热该物质的液态的C=3×103J/(kg·℃).如果从开始记录到刚沸腾时,完全燃烧了热值为3.0×107J/kg的酒精5g.根据图像信息和相关知识,可估算出,此过程中,热转化效率是.
电磁感应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首先发现的.探究这个现象应选用如图中(选填“甲”或“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在这个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的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可以制成,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测得的压强中(选填:“甲”或“乙”)次测得的压强大;
(2)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选填A或B)杯中装的水;
(3)分析比较两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