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铸造厂用铁合金制作了如图甲所示的红军战士雕像。为确保运输与安装的安全,需要测量出雕像的重力和重心所在位置。其测量方法如图乙所示,将雕像水平放置在上端装有压力传感器的支架上,测出头部A处和脚后跟B处之间的距离为 175 c m 。用数据线分别连接两边支架上的压力传感器,测出A处和B处受到的压力 F A F B (可通过显示器直接读取压力大小),其测量值如表所示。

压力

显示器读数/N

FA

3200

FB

2400

(1)雕像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雕像重心距脚后跟B处的距离是多少?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和小华测量定额电压为 2 . 5 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①图甲是他们连接的部分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②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处在最  (填写“左”或“右” ) 端。

③闭合开关后,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都不亮,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明找来一根完好的导线,一端连在电源负极,另一端触碰接线柱 A B C ,当发现只有触碰接线柱 C 时,灯泡才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各器材,导线均完好,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④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为 2 . 5 V 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小明和小华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标有电阻值,请教老师后得知这是电表的电阻,为了在接好的图甲中较准确的测量出小灯泡的电功率,他们对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应该接在 C 处还是 D 处进行了探究,他们将开关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泡发光,不添加器材,请你说出接下来的操作及判断方法。

①操作  

②如何判断:  

(3)小明和小华重新设计了一种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电路,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保持 3 . 5 V 不变, R 0 为阻值为 10 Ω 的定值电阻,连接好电路后进行如下操作:

(1)断开开关 S 2 ,闭合开关 S 和、 S 1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使电压表示数为 2 . 5 V

(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 P 位置不变,断开开关 S 1 ,闭合开关 S S 2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 2 . 6 V

小灯泡的额电功率为   W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同学们用空塑料瓶和细沙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 ( g 10 N / kg ρ = 1 × 10 3 kg / m 3 )

(1)为了测出塑料瓶的体积,进行如下操作,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在左盘中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

②在空塑料瓶中装入适量细沙,拧紧瓶盖,在瓶颈系一细绳,手拿细绳将塑料瓶完全浸没于烧杯的水中(瓶没有接触烧杯,水未溢出),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获得平衡,所用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示质量之和为 167 g ,塑料瓶的体积是   c m 3

(2)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举出了相应的实例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铁块可以在水中下沉,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例:鸡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实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觉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选择了装入细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实验步骤 d   (填序号),可以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②根据实验步骤 c d 可以验证猜想三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 ;对该猜想对应的实例,合理的解释是  

③要验证猜想一是否正确,可以在塑料瓶中  后再进行探究。

④同学们讨论认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实例反应了物体的浮与沉可能与密度有关,要选用一个能漂浮在图 e 中盐水上的物体时,物体的密度应小于   g / c m 3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图甲是某型号视频展示台,其摄像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使用时,将物品放在展示台的摄影面板上。

(1)该视频展示台摄像头的镜头焦距可调范围为 5 . 4 mm - 64 . 8 mm ,把一张照片放在投影面板上,镜头离投影面板的距离为 40 cm ,照片通过镜头成的像是  

A .放大的实像 B .缩小的实像 C .放大的虚像 D .缩小的虚像

(2)与视频展示台配套使用的投影幕是依靠电动机来控制升降的,小明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模拟研究,电路中直流电动机的线圈电阻为 2 Ω R 0 为阻值是 10 Ω 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 12 V 不变,闭合开关 S ,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匀速提升重为 0 . 4 N 的物体,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6 V ,求:

①电动机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阻 R 0 的电流是多大?

②电动机正常工作2秒所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③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有 5 % 的机械能用来提升物体,物体在2秒内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下表示某型号电烤箱铭牌部分参数,其内部电路图如图所示, R 1 R 2 均为电阻丝,电烤箱在低温挡正常工作 0 . 5 h 所消耗的电能是   kW · h R 2 的阻值是   Ω

额定电压

220 V

额定功率

高温挡

1100 W

低温挡

440 W

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前他猜想:通过导体的电流可能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为此,他利用电阻箱代替定值电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恒为 6 V ,电阻箱 R 1 规格“ 0 ~ 999 . 9 Ω ”,滑动变阻器 R 2 的规格“ 100 Ω 1 A ”。

(1)图乙是小明连接的实物电路,请在图中补画一根导线,使之成为完整实验电路,要求:滑片 P 向右移动时, R 2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两变阻器的阻值至最大并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示数均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为  

A R 1 短路 B R 1 断路 C R 2 短路 D R 2 断路

(3)排除故障后,他调节 R 1 R 2 的阻值,进行了第一次实验,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分别为   V    A

(4)接着他保持开关闭合及 R 2 的滑片位置不动,调节 R 1 的阻值,又测得了三组数据,如表。他分析实验数据后发现,通过 R 1 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不能正比,请指出他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次数

电压 U / V

电流 I / A

1

2

4.0

0.20

3

4.5

0.15

4

5.0

0.10

  ;②  

(5)正在小明准备重新实验时,同组的小华巧妙处理了实验数据,作出了某个元件的 I - U 图象,顺利得出了正确结论。

①请你帮小华在图丁中画出该图象;

②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