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 CaO Ca OH 2 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    ,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 CaO

实验2

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    气体。

滤液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 Ca OH 2

实验3

取少量实验2中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样品中含有你猜想的物质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 Ca OH 2 ,样品中不一定含有 Ca OH 2 。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拓展应用】(1)若证明实验2滤液中 Ca OH 2 的存在,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稀硝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实验室中,易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药品更要    保存。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造成的后果是   

(2)B实验网罩的作用是   

(3)C实验红磷要足量的原因是   

(4)D实验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乙炔(C2H2)气体在空气中燃烧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

猜想一:CaO;猜想二:  ;猜想三:Ca(OH)2

他的依据是  

【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猜想一不成立的原因  

【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始终没有观察到  ,证明猜想二不成立。

(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滴入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

【实验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

【拓展应用】将碳化钙固体放入氯化铵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有气体生成,该气体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该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若发现导气管口刚一有气泡冒出,就立刻开始收集,会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下列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使用  添加水.

(2)指出图A中的错误操作  

(3)将图A中错误操作改正后,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4)在其他操作无错误的前提下,量取所需要的水时,按图 B进行操作,一定能导致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盐的知识时,发现碳酸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很相似,他们想知道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是否也生成二氧化碳,于是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烧杯中出现  现象时,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也生成二氧化碳,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白色沉淀明显增加,于是他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的溶质进行了探究.

【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哪些?

【猜想】小刚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

小钰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小伟的猜想:滤液中的溶质是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小伟的猜想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有白色沉淀生成

小刚的猜想不成立

小钰的猜想成立

【拓展】小钰想进一步验证溶质中的氢氧化钠,如果她重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中需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稀盐酸④酚酞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