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生命的源泉
(1)如图为自制简易污水净化装置,该装置中活性炭主要起到 作用。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水——重要的溶剂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 溶液。现需配制500g生理盐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计算:需要称取 的质量是 g。
②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上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4)欲从 和 (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 。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 |
|
|
|
|
溶解性 |
易溶 |
可溶 |
微溶 |
难溶 |
①常温下(20℃), 和 的溶解性都属于 。
②80℃时, 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的溶解度。
③从该混合物中分离出 的方法是 。
水——化学变化的参与者
(5)水能与生石灰( )反应,这一性质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水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列举一条该反应的用途 。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 时,停止滴液,反应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
(3)问题讨论:小红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比小杰得到的结果偏小,从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写一条即可)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请填空:
(1)氟元素(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出x的数值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电子(填"得"或"失"),所以氟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通常为 价.
(2)氢元素与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氟化氢,其化学式为 ;常温下,氟气(F 2)是一种气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氟化氢和氧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测定长期放置的铁粉中铁单质的百分含量.他们准确称量两份质量各为10.0g的铁粉样品,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1)如图所示甲同学记录天平砝码和游码的数据为54.0g.将气球中的10.0g铁粉样品加入到盛有过量的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反应停止后,天平是否平衡(不考虑空气浮力) (填"是"或"否");要想获取实验的相关数据,后面必须的操作是 (假设气球不破裂且能恢复原状).
A. |
打开弹簧夹a放出气体 |
B. |
取下砝码 |
C. |
向右拨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
D. |
向左拨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
(2)乙同学把10.0g铁粉样品加入到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0.8g,计算该样品中铁单质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1)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 色;
(2)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1)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2)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1)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2)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
N2 |
NO |
NO2 |
|
颜色 |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红棕色 |
溶解性 |
极易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可溶于水或硝酸 |
[猜想与分析]
(1)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
(2)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 ;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实验探究]小红同学对硝酸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Cu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片溶解,也出现了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质量比为8:21,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交流与反思]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Cu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Cu反应的原因 。
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样品(不含有水分)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该氢氧化钠样品13.3g于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然后向烧杯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反应过程中对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与烧杯中产生沉淀的质量进行了记录,部分数据见表.
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g |
20 |
40 |
8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1.97 |
3.94 |
5.91 |
试分析计算:
(1)13.3g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13.3g氢氧化钠样品变质前的质量.(已知:B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