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他认为该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邀来小琳和小可,对该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可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 ;
小琳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 ;
小明却认为该溶液中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碳酸钡难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小可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② |
小琳取适量该溶液,滴入几滴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③ |
小明取适量该溶液,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④ |
小明取适量实验③所得的上层清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①和②可以得出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同学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
(2)根据实验③和④,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猜想 (填“正确”或“错误”)。
【反思与交流】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实验室为了防止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正确的措施是 (写出一条即可)。
下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b,c。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2)如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有气体.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通过以上探究,你会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可燃物的时候应注意:.
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后,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在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前还应做的准备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燃红磷并伸入到空气瓶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待_______________时,打开弹簧夹,此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选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该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图2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其中块状固体应放置在处(填“A”或“B”)。利用图2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需停止反应,其操作是。
(3)用图3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
A.酒精灯B.烧杯C.玻璃棒 D.漏斗
(4)若用装置图3制取气体过程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
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小雨为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实验序号 |
KClO3质量 |
其他物质质量 |
待测数据 |
① |
1.2g |
0 |
|
② |
1.2g |
CuO 0.5g |
|
③ |
1.2g |
MnO2 0.5g |
①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
②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③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经提纯分离仍得到0.5克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
(简述操作和现象),说明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