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需要把1000kg的水从20℃加热到80℃,[ , ]求:
(1)这些水吸收的热量;
(2)若用天然气加热,不计热量损失,需要完全燃烧多少 的天然气?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 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 作用在 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 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 作用在肩关节 点,在 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 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在丙图中画出 力臂 。
(2)当 角增大时, (变大 不变 变小), (变大 不变 变小)。
(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 要 (大 小)。
(4)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 (甲 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 和 ,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
、与卡片的质量有关
、与橡皮筋的形成变量有关
、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 ,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
(2)探究跳起高度与质量是否有关,应选择质量不同的卡片,控制其它实验条件相同。操作中将卡片反过来,每次把它在桌面上用手压平的目的是 。
(3)探究跳起高度与橡皮筋形变量是否有关,请你为该小组提供使橡皮筋的形变量不同的两种方法:① ② 。
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电路图。
(1)请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 向左滑时接入电阻变大)。
(2)小明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放在最 (选填“左”或“右” 端。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电压表指针有示数且不变,原因可能是 。
(4)接着小明取来三只阻值分别 、 、 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他将电阻 换成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的目的是 。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时,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小明提出不要使用量程为 的温度计,要使用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考虑主要是基于什么假设? ;
(2)小明和小红分别通过实验得到了盐水的凝固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所测盐水的凝固点是 。
(3)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 ,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18 |
21 |
24 |
27 |
30 |
36 |
凝固点 |
0 |
|
|
|
|
|
|
|
|
|
|
0 |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4)小明由表格数据得到盐水浓度为 时凝固点最低,其值为 ,你认为他的判断准确吗? (准确 不准确),你判断的理由是 。
(5)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冰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