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ㅤㅤ景公问晏子曰:“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曰“衣不中,不敢以入朝;所言不义,不敢以要君;身行不顺,治事不公。衣冠无不中,朝无奇僻之服;所言无不义,故下无伪上之报,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ㅤㅤ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曷若:何如。②中:适当。③要(yāo):要挟。这里意为强谏,迫使对方听从。④莅众:统治、管理百姓。⑤阿(ē)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冠(

②故(

③衣(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三者,君子之常行也。

②国有道,即顺命。

(3)司马迁说:“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司马迁崇敬晏子的原因。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ù)。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ó),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è)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ún xú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作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
谨食之,时而献焉。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做6-9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⑴月色入户。户
⑵盖竹柏影也。盖
⑶止午、未、申三时。止
⑷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工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⑵安可为俗士道哉?
.【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⑴写月语句
⑵描写方法
.【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阅读选文,完成1~5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废廖立、李严於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虑忠纯:     (2)悉以之:

(3)严亮卒: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太宗 房玄龄等曰       太守 谁(《醉翁亭记》)
B. 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    予 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C. 立闻亮             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D. 病而死           舜 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诸葛亮为丞相,甚平直。

4.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亮 之 为 政 开 诚 心 布 公 道

5.

【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和原文回答)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4题。(共10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选自晋·葛洪《西京杂记》)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假借:(2)以是:
.翻译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衡乃穿壁引其光。
.【甲】【乙】两段在选材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用一个词语或成语分别概括两段内容。
.结合上面文段,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

(一)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技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伦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丸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二)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晓岚;比之舍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至寒至腴,可拊可餐。

(节选自袁中道《游青溪记》)

注: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潭中直可百

(2)斗折蛇行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

在语段(一)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4.

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语段(一):

语段(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