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4月25日至26日,2024山东省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临沂举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让学生主动融入丰富的社会生活,五一期间,学校号召同学们开展“跟着旅发大会游家乡”实践活动。下列是小沂所在班级的活动安排,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5月1日 畅游琅琊 入梦千年

来到临沂琅琊古城,同学们观看了100余场大剧。印象深刻的是引人入画的《只此琅琊》,该剧是全国首创立体沉浸式演艺,穿越500米空中长廊,打造国内最长的多维度立体沉浸式演艺舞台。令人震撼的还有在琅琊大剧院观看的大型情景六感室内演艺《国秀·琅琊》,该剧以临沂千年历史文化为脉络,汇聚海岱文化、东夷文化、春秋文化、忠孝文化、琅琊文化等当地文脉资源,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及超感官直觉等六感,利用多空间立体实景和折叠天幕技术,徐徐展开琅琊盛世的金景画卷……

看完之后,同学们久久不能平静,纷纷感叹:这真是一个充满传奇精彩的琅琊世界!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同学们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5月2日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行走在绿水青山之间,同学们欣赏着临沂各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沂蒙山,看到山峰众多,景色秀美,龟蒙、云蒙、天蒙各具特色;到九间棚,邂逅春日醉美的山乡风情;来岱当地貌和天上王城,远眺连绵不绝的沂蒙山凿群风光;漫步在临沂园博园、凤凰广场,看五颜六色的春花次第盛开;到苍马山·冠山旅游区,体验“山幽水秀、树古、泉灵”;去天马岛看百条瀑布飞流直下,享受“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到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徜徉花海,无比惬意……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些优美生态环境的取得与国家哪些举措有关?


5月3日 巍巍沂蒙 绵绵沂水

踏上红色沂蒙之旅,同学们重温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登大青山,连忆浴血青山胜利突圈的惊心动魄;到沂蒙革命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到红色米村,听钢八连英勇抗击日寇、沂蒙人民踊跃支前的感人故事;在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和沂蒙红嫂的家乡聆听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感悟沂蒙精神……从战火纷飞和顽强奋斗中孕育出的沂蒙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跨越时空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3)最美不过“沂蒙红”。请结合所学内容,就“沂蒙精神具有跨越时空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谈谈你的认识。


5月4日 家事国事 事事关心

一场承载诗与远方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对家乡的情感愈发浓厚。活动虽已接近尾声,但走进家乡、认识家乡、建设家乡的步伐远未停止。

(4)活动最后,老师要求同学们就“建设美好家乡我努力”为题写一篇8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的同学佩佩她是全班最矮的一个。常听到人说:个头太矮可不好,不漂亮没人喜欢,以后找工作会挺难……佩佩觉得本来的生活失去了七彩阳光……
(1)请你帮助佩佩分析生活失去了七彩阳光的原因?
(2)告诉佩佩她应该怎么做?
(3)收集一条有关自信的格言或警句,与佩佩共勉。

苏明娟说:“工作很久了,总是不喜欢与那家工厂合作,总觉得他们不尊重人,每次电话里都透露着不耐烦的口气。今天又打电话过去问价,可是对方只口头报价,不愿意发电子邮件,我不由得生起气来。旁边的同事出主意:你发传真过去看看。于是不久报价过来了。仔细想想,原来如此:你口头询问人家,人家自然也口头答复你,你庄重地发传真过去,他们当然也尊重你。其实,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就必须先尊重别人!”
(问)(1)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在与他人交往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困难。面对困难,小华和小明有不同的表现:小华总是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怎么老是碰到困难,因此,意志消沉,不敢面对困难。而小明非常冷静,总是仔细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想办法克服困难。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 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属于一种什么的心理品质?
(2)小华和小明的心理分别对他们个人的学习、成长有什么影响?
(3)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小刚说:“我应该成为人人羡慕的人。我不可能在别人面前出丑。假如让别人知道我有所不知,有所不懂,就会有失自尊。我必须永远高人一等。……”晚年的发明之师爱迪生,对下人说:“你们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
材料二:小娟因为数学成绩不理想,在数学课堂上不敢举手,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心理现象?为什么?
(2)以上这些心理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3)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自信的人?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材料二: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材料三:哲学家斯宾诺沙指出,无论玩世者之流如何嘲笑人世酬酢,无论出世者之流如何指斥人世的污浊,无论悲观消极者之流如何颂扬原始蒙昧的生活、蔑视人群、赞美鸟兽,经验说明,只有通过人与人的相互扶助,他们才易于各获所需,而且惟有通过人群联合的力量,才可避免那些随时随地都在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良好的班集体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2)怎样才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呢?
(3)在集体中,应该如何张扬自己的个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