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下为若干记载。有学生以下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
(唐)刘禹锡 《马嵬行》 |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诸将既诛国忠,以贵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
(五代)刘昫等 《旧唐书》 |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
A. |
《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
B. |
《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
C. |
《资治通鉴》成书晚于《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
D. |
《旧唐书》《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 |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 |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 B.选官须注重才学 |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 D.选官应注重品行 |
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
B.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 |
C.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
D.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
2009年7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罗斯新经济学院毕业典礼的演讲中说:“对于以往相互抗衡的对手而言,相互建立持久的伙伴关系有很大的困难,改变我们的政府和官僚机构数十年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势力,任务也十分艰巨。”这说明()
A.美俄关系走向缓和 |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
C.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 D.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