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陆炳,其先平湖人。父松,袭职,从兴献王之国安陆,选为仪卫司典仗。世宗入承大统,松以从龙恩,迁锦衣副千户。累官后府都督佥事,协理锦衣事。炳武健沉鸷,长身火色,行步类鹤。举嘉靖八年武会试,授锦衣副千户。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夜四更,行宫火,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屡擢都指挥同知,掌锦衣事。
帝初嗣位,掌锦衣者硃宸,未久罢。代者骆安,继而王佐、陈寅,皆以兴邸旧人掌锦衣卫。及炳代寅,权势远出诸人上。未几,擢署都督佥事。又以缉捕功,擢都督同知。炳骤贵,同列多父行,炳阳敬事之,徐以计去其易己者。又能得阁臣夏言、严嵩欢,以故日益重。尝捶杀兵马指挥,为御史所纠,诏不问。言故暱炳,一日,御史劾炳诸不法事,言即拟旨逮治。炳窘,行三千金求解不得,长跪泣谢罪,乃已。炳自是嫉言次骨。及嵩与言构,炳助嵩,发言与边将关节书,言罪死。嵩德炳,恣其所为,引与筹画,通赇赂。后仇鸾得宠,陵嵩出其上,独惮炳。炳曲奉之,不敢与钧礼,而私出金钱结其所亲爱,得鸾阴私。及鸾病亟,炳尽发其不轨状。帝大惊,立收鸾敕印,鸾忧惧死,至剖棺戮尸。
炳先进左都督,录擒哈舟儿功,加太子太保。以发鸾密谋,加少保兼太子太傅,岁给伯禄。寻加炳太保兼少傅,掌锦衣如故。三公无兼三孤者,仅于炳见之。
炳任豪恶吏为爪牙,悉知民间铢两奸。富人有小过辄收捕,没其家。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势倾天下。时严嵩父子尽揽六曹事,炳无所不关说。文武大吏争走其门,岁入不赀,结权要,周旋善类,亦无所吝。帝数起大狱,炳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以故朝士多称之者。二十九年卒官。赠忠诚伯,谥武惠,祭葬有加,官其子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明史卷·陆炳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世宗入承大统,松以从龙恩  从:跟随
B. 十八年从帝南幸,次卫辉    次:驻扎
C. 徐以计去其易己者          易:轻视
D. 及嵩与言构,炳助嵩        构:勾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以兴邸旧人掌锦衣卫       敛赀财以送其行
B.为御史所纠,诏不问         嵩德炳,恣其所为
C.从官仓猝不知帝所在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而私出金钱结其所亲爱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陆炳所作所为的一项是()
①累官后府都督佥事,协理锦衣事;②炳排闼负帝出,帝自是爱幸炳;③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庄园遍四方,势倾天下;④结权要,周旋善类;⑤御史劾炳诸不法事,言即拟旨逮治⑥三公无兼三孤者,仅于炳见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炳出身军旅之家,其父陆松为承袭父职,曾因跟随世宗皇帝而都到皇帝恩宠并逐步升迁,而陆炳则通过参加武会试而获得军职。
B.陆炳曾随世宗南行至卫辉时,遇到行宫起火,陆炳推倒门屏背着世宗逃出,被世宗任命为都指挥同知掌锦衣事。
C.陆炳能够讨得内阁大臣夏言、严嵩的欢心,但当夏言与严嵩相互诬陷时,他则帮助严嵩,揭发夏言与边将勾结,从而报得一箭之愁。
D.陆炳虽贪墨不法,积赀数百万,营别宅十余所。但却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纯实不欺:欺骗 B.不科举文词治:研究
C.要必其意申:施展 D.召君其制问:询问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三事忠告》二则张养浩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时度力,弊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禁家人侵渔
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中既不给,其势必当取于人,或营利以侵民,或因讼而纳贿,或名假贷,或托姻属,宴馈征逐,通室无禁,以致动相掣肘,威无所施。己虽日昌,民则日瘁,己虽日欢,民则日怨。由是而坐败辱者,盖骈首骊踵也。呜呼!使为妻妾而为之,则妻妾不能我救也;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使为朋友而为之,则朋友不能我救也。妻妾、子孙、朋友皆不能我救也,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也哉!盖自为虽阖门恒淡泊,而安荣及子孙;为人虽讙然如可乐,而祸患生几席也。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有官君子,()审择焉。
(选自《三事忠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有是矣训:斥责
B.况民之长,百责所丛牧:治理
C.时度力,敝者葺之相:观察
D.曷若廉勤乃职,而自为之为也哉愈:更好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二者之间,非真知深悟(),未易()言。有官君子,()审择焉。

A.之与而 B.者与其
C.之所其 D.者所而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夕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堕矣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官如治家,凡事当如,而官府所司范围更广,责任更重,因此治官更应尽心。
B.管理若对家人侵吞牟利的”侵渔”行为不加禁止,那就会处处受制,祸生儿席。
C.前一则谈如何做事,后一则言如何做人,彰显出张养浩勤奋而淡泊的为官态度。
D.两则忠告观点鲜明,论证方法则有所区别,前者正反说理,后者重在反面论证。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
译文:
(2)居官所以不能清白者,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译文:
(3)使为子孙而为之,则子孙不能我救也。
译文:

(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明]唐顺之
廉吏自古难之。虽然,今之所谓廉者,有之矣。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是以虽其嗜利之心不胜其竞进之心,而其避罪之计有甚于忧贫之计,慕与惧相持于中,则势不得不矫强而为廉。其幸而恒处于有可慕、有可惧之地,则可以终其身而不至于坏,而世遂以全节之。其或权位渐以极,则可慕者既已得之,而无复有惧于罪。至如蹉跎沦落,不复自振,则可慕者既已绝望,且将甘心冒罪而不辞。是故其始也,缩腹镂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人见其然,则曰:“若人也,而今乃若是!”而不知始终固此一人也。虽然,此犹自其既坏言之也。方其刻意为廉之时,而其萌芽固已露矣。苟捐之足以为名,而得之足以为罪,则千金有所必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人见其千金之捐乃其奇节,而不知锥刀之算其真机也,从而谓之曰廉。
嗟乎!是安知古之所谓廉者哉?古之所谓廉者,必始于不见可欲。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虽其一无所慕与无所惧,而未尝不廉。盖虽欲不廉,而无所用之也。
郭侯治吾常【注】,以平易岂弟、与民休息为政,而尤以清苦绳约自律。余始见侯如是,则亦以为今之所谓廉者耳。徐而与侯处,听其议论,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非今之所谓廉者也。侯性本澹泊,苦厌纷华,尝言曰:“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其奉身率如此。侯盖古之廉者也。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粝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然则古之廉者,犹或不免于室人交谪,于是益知侯之为难也。
常三年,升山东副使以去,侯之僚霍君、裘君与其属武进尹杨君征余文为侯赠。夫侯之廉,人既已尽知之,而奚俟乎余之言耶?虽然,余知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而方其为守,则犹在有可慕、有可惧之地也。自今以往,官益峻而望益隆,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侯之廉犹是也,而后人信之曰:侯果非慕与惧者也。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选自《荆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注】常:地名,指常州。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世遂以全节之归:称许
B.则千金有所必割:舍弃
C.于是益知侯之为难也能:做到
D.侯常三年居:居住

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指向“今之所谓廉者”、“古之所谓廉者”的一组是()

A.而其后也,甚或出于饕餮之所不为
我蔬食则喜,肉食则不喜
B.前有所慕于进而后有所惧于罪
不见可欲,故其奉于身者薄
C.布裀则寝乃安,纻裀则寝不安
一无所慕与无所惧
D.侯之廉非出于慕与惧

将可慕者得而可惧者去矣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论说为吏之廉,其中对为吏者心理的剖析尤其深刻,有独到的见解。
B.今之所谓廉者,本来有意于利禄,但慑于法律的威严,能够自律,管住自己。
C.古之廉者,无所慕求,偶尔有了不廉的念头,也会克制自己,不付之于行动。
D.在作者看来,郭文麓升任副使后,权位更加尊显,仍将保持古之廉者的本色。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捐之不足以为名,而得之不足以为罪,则锥刀有所必算。
(2)奉于身者薄,故其资于物者轻。
(3)然则知侯者莫如余先也,而乌得无言乎?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
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孟子•滕文公上》)
[注]易:修治,耕种。
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
答: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士友间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义而辞质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约定
C.向人衣食索:搜寻
D.士友间不相庆鲜:少

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①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④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⑥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心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2)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