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C口部的棉团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是 ,若将该试管中反应后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 。试管C中溶液变浑浊,则证明SO2具有 性。
(3)试管C口部的棉团既可浸碱溶液,又可浸NaHCO3溶液,其作用是 ,如果浸NaHCO3溶液,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盐溶液可能含有Na+、SO42- 、SO32- 、Cl- 、HCO3-、OH-等离子,为了鉴定这些离子,分别取少量溶液进行一下实验:
⑴测得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⑵加入盐酸后,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通入品红,品红退色,加热退色后的溶液,恢复红色。
⑶加入足量盐酸后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⑷取⑶的澄清液,加入足量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由此对原溶液进行判断(以下均填离子符号):
则原溶液中一定有___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
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用字母代号填)。
A.Fe | B.FeCl3 | C.FeSO4 | D.Fe2O3 |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微粒直径的范围是____________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Fe3+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物质进行分类, 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请用分类的方法来认识以下物质(填序号):
①NaCl晶体 ②金属铜 ③盐酸 ④SO2 ⑤蔗糖⑥ BaSO4⑦纯醋酸
I 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
II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III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某淡黄色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I 单质A的名称。
II .写出D的浓溶液与Cu加热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③④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常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
M |
Q |
R |
T |
X |
原子半径/nm |
0.160 |
0.143 |
0.099 |
0.074 |
0.102 |
常见化合价 |
+2 |
+3 |
-1 |
-2 |
+6,-2 |
(1)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T为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它是第_________周期的元素.
(2)探究M和Q两种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Q的最高价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它是__________氢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