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初期,在中国形成西学东渐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①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宣传西方的科学知识②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③政府在修订历法、铸造火炮等方面任用来华的传教士④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潜滋暗长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
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 | B.主权在民 | C.君民共主 | D.民贵君轻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某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 B.王韬 | C.宋教仁 | D.胡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