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①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① 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抒怀乡情思的《登楼赋》。
1、 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一句之眼。你认为“寒日萧萧上锁
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2、词的尾句有“言止而意无穷之妙”,请结合词句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余干:古县城名。
(1)使诗人“乡心正欲绝”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
(2)请赏析诗的结句“何处捣寒衣”的妙处。(4分)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诗中“春江正渺茫”写的是眼前之景,但这寻常之景与“君去”寻常之事联系在一起,却又产生一种味外之味,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
从形象勾画和抒情方式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末句“天涯一望断人肠”。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景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游春水
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塞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7.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结合全词思考上片景物描写在全词中的作用。
8.简要分析“几曲阑干遍倚”中“倚”与“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拍”各流露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①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③。
【注】①李之仪,北宋词人,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得罪权贵蔡京被贬。
②凌歊,即凌歊台。③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词中的“霜风”、“帆”、“双阙”使用了什么修辞?它们分别指什么?
一句中的“洗”字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