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氯水中有如下平衡:Cl2+H2OHCl+HClO,常温下,在一个体积为50 mL的针筒里吸入40 mL氯气后,再吸进10 mL水。写出针筒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若将此针筒长时间放置,又可能看到何种变化           ;试用平衡观点加以解释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常温下,取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试回答以下问题:
(1)混合后溶液的pH=8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混合后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0.1 mol/L 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 (填“>”、“<”或“=”)。
(3)已知NH4A溶液为中性,又知将HA溶液加到NaHCO3溶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NH4HCO3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
(4)有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四种盐溶液:

A.NH4HCO3 B.NH4A; C.(NH4)2SO4 D.NH4Cl,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填序号)。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根据下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2NH3(g)△H < 0,
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K
298
398
498
平衡常数K
4.1×106
K1
K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试判断K1K2(填写“>”,“=”或“<”)
③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N2) = 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对反应N2O4(g)2NO2(g)△H > 0 ,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
b.A、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A>C
c.A、C两点N2O4的转化率:A>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4)一定温度下,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并发生反应。若容器容积恒定,10min达到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原来的7/8,则N2的转化率a(N2)=,以NH3表示该过程的反应速率v(NH3)=

(6分)在50 mL a 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入6.4 g Cu,全部溶解,假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和NO,将反应后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时测得c(NO3-)=3 mol·L-1
(1)求稀释后的溶液pH=________.
(2)若a=9,则生成的气体中N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治理氮氧化物污染的方法之一是用NaOH溶液进行吸收,反应原理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若将上述的NO2和NO的混合气体通入1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被吸收,NaOH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

下表列出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一些数据:

元素
性质
A
B
C
D
E
F
G
H
I
J
原子半径(10-10m)
1.02
2.27
0.74
1.43
0.77
1.10
0.99
1.86
0.75
1.17
最高价态
+6
+1

+3
+4
+5
+7
+1
+5
+4
最低价态
-2

-2

-4
-3
-1

-3
-4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为Na元素,则以上10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写元素符号)。比元素B原子序数大10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元素E与C及氢元素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一元羧酸分子。其一分子中共形
成个σ键,个π键。
(3) 短周期某主族元素K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K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族。

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像,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
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理由是

(14分,每空2分) 硫酸亚铁容易被氧化,而硫酸亚铁铵晶体[(NH42SO4·FeSO4·6H2O]较稳定,常用于代替硫酸亚铁作还原剂。现以铁屑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其反应如下:Fe+H2SO4(稀)FeSO4+H2
FeSO4+(NH4)2SO4+6H2O(NH4)2SO4·FeSO4·6H2O
步骤l:在盛有适量铁屑的锥形瓶里加入某种试剂除去油污,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
洗涤、干燥、称量,铁屑质量为
步骤2:将处理过的铁屑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加热至50℃—80℃充分反应,
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液及洗涤液都转移至蒸发皿中。滤渣干燥后称重,剩余铁屑质量为
步骤3: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硫酸铵晶体加入“步骤2”的蒸发皿中,搅拌使之溶解,
缓缓加热一段时间,将其冷却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并自然干燥,称量所得晶体质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用于除去铁屑表面油污的试剂是(填字母)。

A.纯碱溶液 B.烧碱溶液 C.明矾溶液 D.稀硫酸

(2)步骤2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硫酸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一种物质(碱式硫酸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铁屑表面常有少量的铁锈(Fe2O3·H2O),对FeSO4的制备(填“有”、“无”)影响,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5)若忽略铁锈的影响,上述实验中硫酸亚铁铵晶体的产率为
(6)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硫酸亚铁铵晶体中含有结晶水(简述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