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可用甲酸与浓硫酸共热制备一氧化碳:HCOOH浓硫酸========H2O+CO↑,实验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制备时先加热浓硫酸至80℃—90℃,再逐滴滴入甲酸。
Ⅰ制备CO Ⅱ Ⅲ收集CO
①从下图挑选所需的仪器,画出Ⅰ中所缺的气体发生装置(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管、胶皮管,固定装置不用画),并标明容器中的试剂。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蒸馏烧瓶 集气瓶 温度计
②装置Ⅱ的作用是 。
(2)实验室可用甲酸制备甲酸铜。其方法是先用硫酸铜和碳酸氢钠作用制得碱式碳酸铜,然后再与甲酸斥制得四水甲酸铜[Cu(HCOO)2·4H2O]晶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CuSO4+4 NaHCO3="=" Cu(OH)2·CuCO3↓+3CO2↑+2Na2SO4+H2O
Cu(OH)2·CuCO3+4HCOOH+ 5H2O="=2" Cu(HCOO)2·4H2O+ CO2↑
实验步骤如下:
Ⅰ、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③步骤ⅰ是将一定量CuSO4·5H2O晶体和NaHCO3固体一起放到研钵中研磨,其目的是 。
④步骤ⅱ是在搅拌下将固体混合物分多次缓慢加入热水中,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如果看到 (填写实验现象),说明温度过高。
Ⅱ、甲酸铜的制备:
将Cu(OH)2·CuCO3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热的蒸馏水,再逐滴加入甲酸至碱式碳酸铜恰好全部溶解,趁热过滤除去少量不溶性杂质。在通风橱中蒸发滤液至原体积的1/3时,冷却析出晶体,过滤,再用少量无水乙醇洗涤晶体2—3次,晾干,得到产品。
⑤“趁热过滤”中,必须“趁热”的原因是 。
⑥用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乙酸乙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某课外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并提纯乙酸乙酯的方案如下: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
乙醇 |
乙酸 |
乙酸乙酯 |
沸点/℃ |
34.7 |
78.5 |
118 |
77.1 |
③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I.制备过程
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9.5mL无水乙醇和6mL冰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1)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过程中滴加大约3mL浓硫酸,B的容积最合适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
(3)球形干燥管的主要作用是。
(4)预先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目的是
。
Ⅱ.提纯方法:①将D中混合液转入分液漏斗进行分液。
②有机层用5mL饱和食盐水洗涤,再用5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最后用水洗涤。有机层倒入一干燥的烧瓶中,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粗产物。
③将粗产物蒸馏,收集77.1℃的馏分,得到纯净干燥的乙酸乙酯。
(5)第①步分液时,选用的两种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是、。
(6)第②步中用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最后用水洗涤,分别主要洗去粗产品中的,,。
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
Ⅰ.(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选项编号)。
A.铁 | B.铝 | C.铂 | D.玻璃 |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就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_______(填选项代号)。
(5)假设实验中12.8 g 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况下________mL 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
Ⅱ.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4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下图所示)进行甲酸(HCOOH)与甲醇(CH318OH)酯化反应的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甲酸(HCOOH)和甲醇(CH318OH)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
(2)乙装置中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_____。
(3)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原因:
(4)试管A和锥形瓶B内装的是:作用为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备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设计了下列装置,并查阅到下列资料:在加热情况下氯气和碱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
3Cl2 + 6OH﹣5Cl﹣+ ClO3﹣+3H2O
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试管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
(2)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制取Cl2时,实验室中若无MnO2,可用KMnO4粉末代替,发生下列反应:
2KMnO4+16HCl(浓)=2MnCl2+2KCl+5Cl2↑+8H2O,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___________。
a、 b、 c、 d、
在常温常压下,可利用下列装置来测定气体体积,抽气装置E用以调节装置中的气压差,减小实验误差。
(1)若称取0.113g镁带与10.00 mL稀硫酸(足量)完全反应制取氢气,并测定1mol H2的体积(在常温常压下测定)。反应结束时C中的液面刻度为128.00 mL(A中未加硫酸时C中无液体),则得此条件下1mol H2的体积为________L(精确到0.001)。
(2)上述测出1mol H2的体积比该温度和压强下的理论值偏高的原因是(假设操作和装置都无问题)________(选填编号,下同)
A.未冷却到室温 B.反应太快
C.装置气密性不好D.B装置漏气
(3)若利用上述装置测定CO2的气体摩尔体积。
①B中所盛放的液体应为________。
A.饱和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水D.澄清石灰水
②仪器A、D中盛放的试剂应为________。
A.大理石,浓盐酸B.纯碳酸钠,稀硫酸
C.纯碳酸钙,稀硫酸D.纯碳酸钠,稀盐酸
(4)用以上装置测出的气体摩尔体积均比理论值大,你认为减小实验误差可行的措施是_______。
A.把A装置浸入盛水(常温)的水槽中
B.减小酸的浓度
C.把A装置浸入盛热水的水槽中
D.增大酸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