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引起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有人认为地球上部分地区干旱就是温室效应的后果。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要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请列举二氧化碳在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用途。(不少于4种)
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中的重要内容。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SO2(g)+O2(g)2SO3(g) ΔH1平衡常数为K1
2NO(g)+O2(g)2NO2(g)ΔH2平衡常数为K2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______" (用ΔH 1和ΔH 2表示);此反应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K1和K2表示)。
(2)已知A(g)+B(g) C(g)+D(g),该反应在3L密闭容器中,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A、B的起始物质的是分别为3.0mol和6.0mol,其中实验I的条件为T1℃。A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实验Ⅱ可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②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用分数表示),达到平衡时,A的反应速率为____。
(3)已知HCN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5mol•L-1,c平衡(HCN)≈c起始(HCN),水的电离可不计,则此温度下0.1 mol•L-1的HCN溶液的pH=_________。
(4)对于0.1mol•L-1 Na2CO3溶液,该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向该溶液中加水稀释的过程中,c(H2CO3)逐渐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下同) ,c(H2CO3)/ c(CO32-)逐渐______。
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T、R为两种常见的用途很广的金属单质,D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C是无色无味的气体,H是白色沉淀。推断A—W物质各是什么,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N:。
(2)A和水的反应属于下列何种反应类型(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离子反应 D.置换反应
(3)若要确定E溶液中是否含有W物质,所选试剂为(填序号)。
A.氯水和KSCN溶液 B.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B与E混和得到H并在潮湿空气中变成M的过程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5)B和R反应生成N的离子方程式:;
M→W的离子方程式:;
(1)将一定量的Fe粉、Cu粉、FeCl3溶液、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判断下列情况下容器中金属离子与金属单质的存在情况:(用符号表示)
①若Fe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_;
②若FeCl3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___________;
③若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还可能有____________。
(2)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可能含NH4+、K+、Na +、Mg2+、Ba2+、 Al3+、 Fe3+、SO42-、CO32-、Cl-、I-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用pH试纸检验,表明溶液呈酸性;
②取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转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溶液中均无沉淀生成;
④取部分上述呈碱性的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将③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并回答:在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要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
(1)河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悬浮物、细菌等。在将河水用作饮用水之前需经下面A、B、C三步处理:
A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 _________ , 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的步骤是_________ ,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试剂瓶长期存放NaOH溶液,会在瓶口与瓶塞之间出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2CH3OH+3O2+4KOH2K2CO3+6H2O
(1)请回答图中甲、乙两池的名称。
甲池是装置;乙池是装置。
(2)请回答下列电极的名称:通入CH3OH的电极名称是,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3)写出电极反应式: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mL(标准状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