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有大面积的缺水地区,干旱灾害时常威胁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8年冬到2009年春,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8个省市遭遇50年来的特大旱灾,受面积达1.57亩。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遭遇旱灾地区的各级政府迅速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拔资金、物资,组织干部群众和解放军官兵,全力抗旱救灾,取得显著成果。
材料二
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按照《条例》,在紧急抗旱时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当组织动员本行政区内各有关单位和个人投入抗旱工作,所有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指挥,承担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分配的抗旱工作任务。
材料三
以往,有些干旱地区每逢大旱即靠抽取地下水和引河水浸灌抗旱,加剧了地下水的枯竭和河水的断流;有些干旱地区却发展诸如高尔夫球场、造纸厂等高耗水型产业,造成雪上加霜;有些地区采取人工增雨作业,但受雨云条件限制难以及时解决干旱问题;有些地方因资金困难,农田水利设施来得缺位,只能靠天吃饭。
(1)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推动抗旱工作。
(2)运用相关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协调水资源利用与三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为什么必须承担抗旱救灾的职责?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在抗旱救灾中履行了怎样的国家职能。
(4)结合材料,说明在抗旱问题上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材料二:14~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请用“哲学与时代关系”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材料:诺贝尔文学奖从1901年开始奖励某些领域有杰出行为和贡献的人士。鲁迅、老舍、巴金等先后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在2012年里,莫言终于代表中国文学得到了诺文学奖的最终肯定,这足足等了111年啊! 这当中有错过的,有遗憾的,有阴谋的。从先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代文学——现代文学。中国籍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册上留下名字,意味着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新起点,是对中国现代文学肯定,也证明了中国文人那颗勇敢坚持的心! 莫言的作品将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将传统历史文化与现实有机结合,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创新,是作家经过二三十年探索的不朽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莫言作品及中国文学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乔布斯是美国最伟大的创新家之一。史蒂夫•乔布斯的逝世,再次引发人们对苹果公司成功经验的探讨。企业的领导者们都在寻找新的、创造性的途径来推动他们各自的品牌成长。有人认为,苹果公司的成功经验无疑是最好的借鉴,我们应该学到很多。也有人认为,苹果成功经验难以复制,但可以超越。
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观点的正确性。

2012年9月备受关注的杭州市地铁1号线全线按照试运营时刻表开始运行。10月,杭州到合肥也有了高铁,这是继沪杭、京杭高铁后的又一条高铁线。城市轻轨(地铁)和高铁的发展,定将为杭州市在“十二五”期间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动力。
材料一:杭州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建设地铁这样的大型工程中,历史积淀的保护,自然引人关注,这一点也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温总理对杭州市轨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保护好杭州的风景名胜。因此,杭州的地铁建设总体的设计是:在老城区的工程,全部在地下作业;城郊接合部以及农村的,采用高架作业。
在地下作业中,针对杭州地质状况复杂、地下水位高的实际,市地铁集团会同全体参建单位,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完善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管理,逐一攻克施工难点、风险点,保质保量地推进了地铁的建设。
(1)结合材料一,说明杭州地铁的设计与施工蕴含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为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透明度,科学合理地制定杭州地铁票价方案,杭州市物价局负责制定、修订工作。它首先同相关部门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委托浙江新华会计师事务所和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地铁1号线进行了成本的调查和预测。要求市地铁集团委托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了地铁1号线运营初期客流预测。它还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并在杭州举行地铁票价定价听证会。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居民经济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等因素,并结合杭州地铁线网特点,研究拟定了杭州地铁票价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2)结合材料二,说明杭州地铁票价方案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综合的思维方法的?
材料三:过去一段时间高铁安全问题频现,暴露出高速运行下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铁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铁运营初期的速度。此时降低运行速度,既是对“未知风险”的高度重视,也有利于在增加安全冗余(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前提下,改进技术管理,积累运行经验。高铁之“高”,远不只是速度之快、技术之先进,也应包涵运行安全、管理科学等诸多要素,而百年大计,安全第一。缺乏安全的速度不但没有意义,而且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3)结合材料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国务院开展安全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铁运营初期的速度,促进高铁发展的道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注:①目前,全球饥饿人口已经达到9.25亿,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重。②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材料二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为此,在继续关注农业的基础上,将着力点落于农业科技创新。
(1)材料一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