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古代中国科技“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并指出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2) 概述材料二中,西方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表现和呈现出的特征。(6分)
材料三 西欧的殖民扩张给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改变,伴随着整个世界经济联系的增强,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渗透也加强了,比如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之类。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强的表现,并概括其特点。
材料四 昊于廑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十月革命以后,“历史上就出现一个与资本主义
工业世界相对立的、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消灭阶级剥削……的世界——20世纪的历史,是这两个工业世界内部变化和相互竞争的历史。”
——钱乘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二三十一年代,列宁、罗斯福是如何执行现代化方式的.(3分)对后来历史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五 在探索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旋、国
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义,新时期中国又是如何学习西方长处的。(7分)
材料六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学”的一些思想有利于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学”日益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
(6)请举两例简要说明“中学”中哪些思想有利于解决世界现代化发展中砸临的问题。(2
分)
(7)综上,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2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经济政策 第三次科技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
材料二江南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前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按:指儒家礼教)隆洽,亦其风气所尚也。
--《隋书•地理志下》
材料三隋炀帝命编著全国各地风俗,编写者"以吴人为东夷"。隋炀帝加以怒责,并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
--摘编自《太平御览》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汉代直隋代"江南"发生的变化。
(2)列举两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有代表性的"文人才子"。

探索历史的奥秘(8分)
材料一自周衰,戎狄错居泾渭之北。及秦始皇攘却戎狄,筑长城,界中国,然西不过临洮。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西域传》
材料二 1934年,中瑞西北考察团在罗布淖尔孔雀河下游发掘小河五号墓地(距今近四千年前),采集到近500粒白色小珠,后经科学检测,小珠所用材料为海菊贝壳,这种海菊贝只见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海域。20世纪70年代,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的妇好(商王武丁之妻)墓中,出土玉器共756件。经对其中约300件玉器进行分析,大部分属青玉,白玉较少,青白玉、黄玉、墨玉更少。这几种玉料大体上都是新疆玉,其中三件小型玉雕的材质被鉴定为新疆和田羊脂玉。
--摘编自苗普生等主编《新疆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张骞始开西域之迹"的观点。
(2)材料一为古籍文献资料,材料二出自考古资料。如何认识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之间的关系?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答云: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利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英国革命期间,自由主义学说首次被明确提出来,当时,这些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对王室任意干涉宗教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些学说要求议会控制政府、政党独立存在、承认反对党存在的必要性及其权利。
材料二 在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人在限制奴隶制、扩展宗教自由、扩大公民权和确立立宪政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791年美国政府所采用的联邦宪法是以分权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让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互相制衡。《权利法案》保证了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
材料三 随着19世纪逐渐成为过去,自由主义同其它历史运动一样也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投票箱前的平等补充了法律面前的平等。到19世纪末,成年男子的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得以确立。如1884年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改革向普选制大大迈进了一步。改革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交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自由主义思想各是如何付诸实践的?其相同点是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自由主义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在历史上,荷兰的海外贸易曾一度十分活跃,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世纪以后,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崛起,荷兰的海外贸易霸主地位逐渐丧失。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过程中,欧洲内部一直存在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尖锐地批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是把实力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起点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19世纪中期,德国实行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德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贸易保护给德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共体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1968年,关税同盟建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税同盟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