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 = 4,CD = 2,等腰梯形的高为3,OAB中点,PO⊥平面ABCD,垂足为OPO = 2,EAPO

(1)求证:BD⊥平面EAC
(2)求二面角E—AC—P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函数,若存在x0∈R,使f(x0)=x0成立,则称x0f(x)的不动点.如果函数f(x)=有且仅有两个不动点0和2.
(Ⅰ)试求bc满足的关系式;
(Ⅱ)若c=2时,各项不为零的数列{an}满足4Sn·f()=1,
求证:
(Ⅲ)设bn=-Tn为数列{bn}的前n项和,求证:T2009-1<ln2009<T2008

已知二次函数
直线l2与函数的图象以及直线l1l2与函数的图象所围成的封闭图形如图中阴影所示,设这两个阴影区域的面积之和为
(I)求函数的解析式;
(II)定义函数的三条切线,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以点O为圆心,AB为直径的半圆中,D为半圆弧的中点, P为半圆弧上一点,且AB=4,∠POB=30°,双曲线C以A,B为焦点且经过点P.
(Ⅰ)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双曲线C的方程;
(Ⅱ)设过点D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不同两点E、F,
若△OEF的面积不小于2,求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已知数列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且满足,其中.
(Ⅰ)求a的值
(Ⅱ)若数列与数列有公共项,将所有公共项按原顺序排列后构成一个新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记(Ⅱ)中数列的前项之和为,求证:
.

如果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称点是函数的一个极值点.已知函数
(1)若函数总存在有两个极值点,求所满足的关系;
(2)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且存在,求在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内时实数的范围.
(3)若函数恰有一个极值点,且存在,使在不等式表示的区域内,证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