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 A.康有为较早介绍马克思主义,并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 |
| B.朱执信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 |
| C.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号召中国人向十月革命学习 |
| D.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
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
| C.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 D.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
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中写道:“政府用他的手掌管着美国经济汽车的方向盘,需要时则用他的脚踩下它的制动器或加速器。”这体现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
| C.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 D.扩张政府行政权力 |
有人用“殊途同归”四个字来形容胡佛和罗斯福的执政,对“同归”理解正确的是()
| A.维护政府的经济职能 | B.维护各自政党利益 |
| C.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D.维护全体公民利益 |
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 A.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 B.金融市场被扰乱 |
| C.失业人口增多 | D.民主制度遭破坏 |
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这场危机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