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与技术】
电解原理在工业有广泛的应用。利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铝的阳极氧化:在进行电解以前,要对铝电极进行表面处理,是将铝片浸入热的16%NaOH溶液中半分钟左右,目的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铝的阳极氧化时,铝与电源的 极(填写正、负极)相连。
(2)电解原理的运用:在右图装置中,溶液的体积为1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导线上通过0.001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电解后溶液的pH值为____________。
(3)电镀是运用电解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薄层有抗腐蚀、抗磨损能力的金属镀膜的过程。例如:在铜片上电镀银时,电解原理是:采用AgNO3溶液为电解质,用 作阳极。而在实际的电镀工艺中,要求金属在镀件上的析出速率得到控制,使析出的镀层厚度均匀、光滑致密、与底层金属的附着力强。所以在铁件上电镀铜时,实际使用的电镀液是 。
A.FeCl![]() |
B.CuCl2 | C.K6[Cu(P2O7)2] | D.CuSO4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制取CuSO4:
(1) 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含6.4g铜的废铜和10ml 18m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起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其理由是: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 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
==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
。
(3) 丙同学采用向含有废铜屑的热的稀H2SO4中,不断通入空气也能制备Cu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填空:
(1)1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H2SO4反应,放出1.5molH2(标况下)并转化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则该金属在周期表的位置。
(2)(6 分)已知在2L的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各物质的有关数据如下:
_ aA (g)+ bB (g) 2C(g)
起始物质的量(mol): 3 2 0
2s末物质的量浓度(mol/L): 0.9 0.8 0.4
则①a=,b=;
②2S内B的反应速率=。
(3) 1 mol NO2和1mol 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某种粒子有1个原子核,核中有8个质子,10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该粒子的化学符号(包含质子数、质量数)是。
(2)某分子中有5个原子核,共有10个电子,这种分子的电子式是。
(3)下列变化中,破坏的作用力分别是什么?
食盐加热熔化:;碘升华:。
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在密闭容器中用
还原
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⑵ 某温度下反应达平衡时,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
的平衡转化率为;随温度的升高,
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⑶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5℃ ~ 550℃ ~ 600℃ ~ 700℃ |
主要成份 |
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8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假设
完全转化为
,则三个阶段消耗
物质的量之比为。
⑷ 已知:温度过高时,
转变为
;
则
的
。
⑸ 钨丝灯管中的
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
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灯管内的
可循环使用
b.
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
又沉积在灯丝上
c.
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
d.温度升高时,
的分解速率加快,
和
的化合速率减慢
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a-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⑵
催化氢化得
,写出
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
的分子式为;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 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② 能发生银镜反应
(4)
、
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⑸
的化学方程式为。
⑹ 试剂
的结构简式为。
⑺ 通过常温下的反应,区别
、
和
的试剂是和。
⑻
与
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写出
的结构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