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医院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时会采取哪些措施?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1)                                  ,                                。
(2)有关葡萄糖反应的特征现象表现为:
与新制Cu(OH)2反应:                                         
与银氨溶液反应:                                            
(3)含碳原子数少于或等于10的烷烃中,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的烷烃共有____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活动课程小组拟用50mL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溶液。为了防止通入的CO2气体过量生成NaHCO3,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取25 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
b.小火煮沸溶液1~2 min;
c.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反应。
(1)此方案能制得较纯净的Na2CO3,写出a、c两步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方案第一步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2)加入反应物前,如何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
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在实验室通常制法中,装置A还可作为下列_____________ 气体的发生装置(填序号)。
①CH2==CH2②H2S③CH4④CH≡CH⑤H2
(5)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①NH3,②Cl2,③HCl,④H2S,⑤CH4,⑥CO,⑦CO2,⑧O2时,属于必须进行尾气处理,并能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处理的,将气体的序号填入装置图的下方空格内。

(6)已知所用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室温下该溶液密度为1.44 g / m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不考虑实验误差,计算用此种方法制备所得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甲、乙、丙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若甲的化学式为RCl3,其溶液在加热蒸干并灼烧时可发生反应:
a.甲+H2O乙+丙 b.乙氧化物+H2O
①若甲为某用途广泛的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其溶液在上述变化中生成的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则该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②若甲为某短周期金属元素的氯化物,则甲发生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③将以上两种金属单质用导线连接,插入一个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构成原电池,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

有一澄清透明的溶液,可能有NH4+、Fe3+、H+、Mg2+、Al3+、I、CO32—等离子,现分别取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1)加入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2)加入淀粉,未见蓝色;
(3)在逐滴加入1mol·L—1NaOH溶液的过程中,未闻到刺激性气体,随NaOH溶液的滴入,产生沉淀的量如图所示,

试确定: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2)其中阳离子物质的量分别为

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如下:
KMnO4+ KI+ H2SO4→ MnSO4 + I2 + KIO3+ K2SO4 + H2O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2)如果该反应方程式中I2和KIO3的化学计量数都是5
①K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
②在下面的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KMnO4+ KI + H2SO4
(3)如果没有对该方程式中的某些化学计量数作限定,可能的配平化学计量数有许多组。原因是

(10分) 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M(g)+N(g) 2P(g)+Q(g) ΔH>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1 mol·L-1,c(N)=2.4 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 的浓度是,P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2)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___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_,混合气体密度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