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A与CH3COOH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一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条件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A是 。(写结构简式)
(2)若A与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A的结构简式可以是 。(写出1个即可)。
(3)若A中C、H元素质量分数之和为86.67%,其余为O,A的分子量小于200,则A的分子式为 。如果A中含苯环结构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有 (写两个即可)。
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驱动系统几乎无噪音,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近年来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的燃料有氢气、甲醇、汽油等。
(1)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人们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反应合成甲醇,甲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已知氢气、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H2(g)+O2(g)=2H2O(l)△H= -571.6kJ·mol-1①
CH3OH(l)+ O2(g)→CO2(g)+2H2O(l) △H= -726.0kJ·mol-1②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液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甲醇一空气燃料电池。这种稀土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传导O2-。
①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在稀土金属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 。
③甲醇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直接产生动力推动机动车运行,而科技工作者却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甲醇燃料汽车。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框图中涉及A~L十几种物质。其中H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D在较高温度下是气体,但常温时为无色液体,E为含钠的化合物。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L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写出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溶液A制备固体A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举例说明大气中生成气体J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A溶液与过量F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在工业上烯烃可以合成多种有机材料.
(1)某同学设计了由乙烯合成合成Y的3条路线(I、II、III)如下图所示.
①3条合成路线中,你认为符合“原子经济”要求的合成路线是(填序号“I”、“II”或“III”)_______.
②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Q为乙烯的同系物,以Q和X为原料合成M的方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Q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E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M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已知:
且
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
a.与钠反应放出氢气
b.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N和乙醇
c.N中含有支链
(1)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发生如下反应并建立平衡:A(g)
2B(g) 2B(g)
2D(g)+C(g)
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是:c(A)="0.3" mol·L-1,c(B)="0.2" mol·L-1,c(C)="0.05" mol·L-1,则最初加入的A物质的量是( )
A.0.8 mol B.0.5 mol C.0.9 mol D.1.2 mol
(2)下图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的图示.请根据图示计算:
①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__________
②A的pH值:__________
(3)已知硼(B)可形成化合物BCl3,该分子的所有原子最外层是否满足八电子稳定结构______(填“是”或“否”).BCl3在潮湿空气中会产生大量白雾,试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锌锰干电池的总式为:Zn+2MnO2+2NH4Cl=Mn2O3+ZnCl2+2NH3+2H2O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四种元素,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个不同周期,其原子序数总和为48.由它们可组成甲、乙、丙、丁四种单质和A、B、C、D四种化合物,其中甲、乙为非金属单质,丙、丁为金属单质.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丁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B的俗名_____________,C物质的用途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乙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条件下,丁与气态D可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若21.6g A与适量的乙反应生成B,A、B按上述图示转化为溶液I和溶液II(假设各步反应均恰好进行完全);向溶液I中通入________mol Cl2,经充分反应可恰好使溶质的组成与溶液II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