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B.却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因:因为。
D.将数百之众将:率领。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吞二周而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由守势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写陈涉起义,却极言陈涉如此之微,是为了后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证明提供有力论据。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行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 不 得 祸 变 数 也 智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遇 不 遇 非 我 也 守 其 所 志 而 已 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曹彬,字国华,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持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吴终拒之,是近名夜。"遂受而籍之衣柜,悉上送官。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风湿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胃曰:"我畸昔常欲新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结交?"

七年,将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 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 卒赖保全。

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文,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取材于《宋史·曹彬列传》)

觌(dí):相见

1.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受而 之衣柜 籍:登记造册
B. 太祖 禁旅 典:主管,掌管
C. 副帅潘美 以为贺 预:参与,加入
D. 赐白金万两 仍:于,又
2.

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百玩之具罗于席 吴越人 轻舟追遣之
B. 观其 取 一无
C.故疏我 吾 功哉
D.总师也 上临哭
3.

对下列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使吴越,致命讫即还 出使吴越,传达旨意完毕即刻返回

B.

吾终拒之,是近名也 我若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

C.

请煜入宫治装 请李煜进入宫殿收拾行李

D.

上觉,遽诘所以 皇帝察觉了,急忙追问其中的缘故

4.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曹彬拒绝借公务而取私利,不过他做人处事也讲究变通,收下礼品后如数上交。
B. 曹彬为官清正,对宋太祖不巴结逢迎,对同僚也不结党营私,深得太祖的赏识。
C. 曹彬突然称病,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他尊重降者人格,以礼相待。
D. 曹彬富有智慧,才能出众,宋太祖虽然器重他,但是又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
5.

文中第5段写道"美窃视彬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下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郡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仪。"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 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②踦区 :同"崎岖"。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亲戚:父母
B. 如反覆手耳 反覆:翻转
C. 人众车舆 舆:众多
D. 政由一家 由:如同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陆生因说佗曰 伺者因此觉知

B.将相欲移兵而诛王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尉佗乃蹶然起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史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 尉佗原本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 委托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带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3)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将第I卷古文阅读材料最后一段中划线处的文字用斜线“/” 断句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译文: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译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