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朝《文献通考》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A.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 B.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 | D.完全隶属于政事堂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体现在
A.废除了垄断组织 | B.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
C.杜绝了经济危机 | D.各国都已成为福利国家 |
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是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美国为应对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备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就业 | B.恢复银行信用 |
C.刺激出口 | D.防止盲目竞争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基于
A.来自苏联世界第二的威胁 |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
C.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影响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
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 B.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 D.国有制和私有制的并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