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某种含有少量FeCl2杂质的FeCl3样品,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含量。实验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①准确称量m g样品(2~3g);
②向样品中加入10mL 5mol/L的盐酸,再加入蒸馏水,配制成250mL溶液;
③量取25mL操作②中配得的溶液,加入3mL溴水,加热使之完全反应;
④趁热迅速加入浓度为10%的氨水至过量,充分搅拌,使之完全沉淀;
⑤过滤,将沉淀洗涤、灼烧、冷却称量,反复操作至恒重。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
(1)若称量前,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标尺左方;称量读数时,指针刚好在标尺的中间,则所得样品的质量           
A、比mg多       B、比mg少        C、恰好为mg
(2)溶解样品时要加入盐酸,原因是                           
(3)配制250mL溶液时,除需250mL的容量瓶、烧杯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4)加入溴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若坩埚质量为W1 g,坩埚与灼烧后固体的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若在配制250mL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没有洗干净。当含有下列物质时,最终会使铁元素的测定含量(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①NaCl                ②Fe2(SO4)3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制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
(1)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
(2) 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
(3)在5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4)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的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
(5)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填写下列空白:
(1)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
(2)在步骤3中,为了使反应在50摄氏度到60摄氏度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
(3)步骤4中洗涤,分离出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
(4)步骤4中粗产品用5%的NaOH 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5)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填小或大)。具有气味的油状液体

在实验室里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并置于热水浴中;③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④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⑤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⑴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可在①与②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碱石灰 B.氢氧化钠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浓硫酸

⑵ 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20 mL 12 mol·L-1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 06 mol。其主要原因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


(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①下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

②从②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⑷ 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溶液从无色逐渐变为_______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帮他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1)电极 材料:正极:;负极:
电解质溶液:
(2)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负极: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质量
/g
金属
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
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2
0.10

0.8
50
20
35
200
3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4
0.10

1.0
50
20
35
125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和3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能表明这种影响因素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则反应速率越快(填怎样影响)。
(3)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 ℃)相近,推测其原因:

下图为苯和溴的取代反应的改进实验装置图。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小孔,塞好石棉绒,再加入铁屑粉少量。

填写下列空白:(注:溴苯与NaOH溶液不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1)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就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_________;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试管,看到的现象为:D中: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E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2分)
(3)反应2 min至3 min后,在B中的NaOH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4分,错选无分)
(5)改进后的实验除①步骤简单,操作方便,成功率高;②各步现象明显;③对产品便于观察这3个优点外,还有一个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