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   )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
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1946年2月22日乔治·凯南致美国国务院电文:“在那里(指苏联)我们没有投资要去捍卫,没有确实存在的贸易会丧失,也几乎没有公民要去保护,更几乎没有文化交流要维持。我们唯一同他们有利害关系的不是我们已有的东西,而是我们所希望的东西。”这篇电文意在提示美国政府

A.继续维持与苏联的同盟关系 B.应该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
C.应该与苏联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D.国家利益受到了苏联的威胁

据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过程曲折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