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呼吸作用的过程,图中a-d表示某种物质,①—⑤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①—⑤过程,能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是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2)图中a物质表示        ,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3)写出酵母菌呼吸作用的方程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青鲜素能抑制植物细胞生长与分裂从而抑制发芽,被用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对青鲜素毒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图甲。乙烯促进离层区(如图乙)细胞合成和分泌酶X,酶X能够水解离层区细胞的细胞壁导致叶柄脱落;叶柄离层区细胞两侧(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如图丙。

请回答:
(l)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促进萌发,可用于收获后农产品的储藏保鲜;青鲜素与
(激素)的作用机理类似。
(2)根据图甲可知,浓度以下,青鲜素几乎没有毒性。
(3)根据酶 X 的生理作用分析,它可能是酶和酶。
(4)根据图丙可知,当远基端生长素浓度近基端生长素浓度时,叶柄脱落。已知生长素在叶柄内是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进行主动转运,结合对图丙的分析,可得出叶柄内生长素的运输对乙烯合成的作用是

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贵的精油,被称为 “精油之后”,能调整女性内分泌、滋养子宫及缓解痛经和更年期不适等。
(1)玫瑰在生长期容易受到蓟马害虫的危害,研究人员预通过基因工程将抗虫基因导入体细胞中,从而培育出抗虫玫瑰。抗虫基因可从某种微生物中提取,若目的基因序列未知,则可通过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2)为了使玫瑰能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科研人员不断地通过多种育种方式来改良本地玫瑰。已知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处理,请分析回答:

丙玫瑰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3)已知玫瑰为二倍体,某株玫瑰出现了可遗传的新性状,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新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4)已知玫瑰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为显性基因决定色素出现,AA和A 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为显性基因决定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修饰效应不同)。现有亲本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紫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①根据杂交实验结果,玫瑰的花色遗传应遵循定律;
②F2中开白花的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③从F2中选取开紫色花的一粒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培育成植株。为了鉴定其基因型,将其与F1杂交,请用遗传图解分析,并用文字说明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生长的“酸生长假说”(如下图所示):生长素与受体结合,进入细胞,通过信号转导促进质子泵活化,把H+排到细胞壁,细胞壁pH下降,多糖链被破坏而变得松弛柔软,纤维素的纤丝松开,细胞的渗透压下降,细胞吸水,细胞因体积延长而发生不可逆转地增长。回答下列问题:

(1)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作用于细胞的首要条件是____
(2)由图可知,生长素的运输特点是_
(3)据图可推测靶细胞上具有的能与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蛋白很可能就是;由材料信息及图示推知:细胞吸收生长素的方式是__
(4)又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生长的“基因活化学说”:生长素与质膜上的激素受体蛋白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使,并将信息转导至细胞核内,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基因解除阻遏,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请用已学知识完善该理论)。

图1为光照强度一定时,大豆植株在不同O2浓度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其中甲曲线表示空气中CO2浓度为a时测得的结果,乙曲线表示空气中CO2浓度为b(b<a)时测得的结果;图2为大豆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多因子影响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据图1所示,随着O2浓度的升高,大豆植株对CO2的吸收速率逐渐____,这种影响在CO2外界浓度较____时对大豆的生存构成的威胁更大。因此在农业生产上,我国古代人民就提出要“正其行,通其风”,结合曲线图,分析其原因____
(2)图1中曲线的形成除了与光合作用有关外,还与植物的____有关。
(3)图1中A点代表的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
(4)实验表明:在强光下,O2参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光氧化,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使其产生的____减少。
(5)图2所示,当光照强度为c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外界因素是____
(6)综合两图,要提高大豆产量,所需的最适外界条件是适宜光照、较高CO2浓度、____和____

为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材料】科研人员提供的三种微生物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等
【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按下表要求完成操作(表中各溶液的体积单位为mL)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蒸馏水
2
2
2
A
pH=8缓冲液
0.5
0.5
0.5
0.5
淀粉溶液
1
1
1
1
甲生物提取液
0.3



乙生物提取液

0.3


丙生物提取液


0.3

总体积
3.8
3.8
3.8
B

(2)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保温10min。
(3)在上述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4)观察比较四支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
【实验结果】(“+”表示颜色变化的深浅,“-”表示不变色)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C

回答相关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无关变量有以及淀粉溶液的量和浓度等。
(3)本实验还可以用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大的试管是
(4)C的颜色变化深浅程度应为(用“+”或“-”的数量表示)。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三种酶的活性大小的关系为。三种酶的活性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