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海权的历史乃是关于国家之间的竞争、相互间的敌意以及那种频繁的在战争过程中达到顶峰的暴力的一种叙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因此海上力量的历史,蕴含着一个濒临于海洋或者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依据。 ——马汉《海权论》
材料二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的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的不平衡:富国和穷国——1970年(表中数字表示世界总数的百分比)
|
人口 |
国民总产值 |
粮食 |
识字的人 |
发达国家(新西兰、日本、西欧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
18.0 |
45.0 |
35.0 |
96.0 |
东欧和苏联 |
11.5 |
30.0 |
23.0 |
90.0 |
拉丁美洲 |
6.5 |
8.0 |
6.5 |
67.0 |
非洲 |
8.5 |
3.5 |
2.5 |
19.0 |
近东 |
3.5 |
7.5 |
14.0 |
36.0 |
远东(不包括中国) |
31.0 |
3.5 |
13.0 |
40.0 |
中国 |
22.0 |
2.5 |
|
50.0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先后控制世界海洋的国家有哪些?并分别指出其主要原因。
(2)19世纪中期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该时期英、法等国家的殖民扩张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穷国”落后于“富国”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这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老秀斯对战争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促成其思想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
材料:足球运动发展历程
19世纪初 |
足球在英国贵族私立学校兴起 |
19世纪40年代 |
足球由贵族私立学校的游戏,变成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 |
1863年 |
英国足协正式成立,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标志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 |
1876年 |
英国谢菲尔德俱乐部开始招募职业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诞生 |
1888年 |
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12支职业足球队往来于各城市,进行循环赛 |
19世纪90年代 |
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足球运动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开始流行 |
1904年 |
国际足球联合会创建 |
1954年 |
瑞士世界杯期间,比赛首次运用电视转播 |
2010年 |
南非世界杯期间,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已达到数百亿人次,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 |
阅读上表,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
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
(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据叶书宗《善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
(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三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材料四: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已经使河水变得混浊不堪。
请回答:
(1) “1500年前后”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事件影响下的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三图片所示成果,分别属于哪次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被大量开发使用的能源依次是什么?
(4)就材料四中的现象,发表你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