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16。X、Y、Z三种元素的常见单质在常温下都是无色气体,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图变化:
一个B分子中含有的Z原子个数比C分子中少1个,B、C两种分子中的电子数均等于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 族。
(2)①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X、Y、Z三种元素可组成一种强酸W,C在适当条件下被W吸收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pH 小于 7(填“大于”、“小于”、“等于”),其原因是(写出离子方程式)
。
(3)已知Y单质与Z单质生成C的反应是可逆反应,ΔH<0。将等物质的量的Y、Z两种单质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b.反应过程中,Y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
c.达到化学平衡时,Y、Z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
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位于周期表中ⅤA族,+3价较稳定,Bi2O3为碱性氧化物,Bi3+的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硝酸酸化的Mn(NO3)2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向其中加入适量的NaBiO3,溶液变为紫红色。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3)向反应③得到的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看到的现象是。
(4)若实验②放出了336 mL气体(标准状况),则反应①被氧化的Mn(NO3)2为mol。
向FeI2溶液中不断通入Cl2,溶液中I-、I2、、Fe2+、Fe3+等粒子的物质的量随n(Cl2)∶n(FeI2)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2Fe3++2I-=I2+2Fe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折线E和线段C所表示的意义:折线E表示;线段C表示。
(2)写出线段D所表示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当n(Cl2)∶n(FeI2)=6.5时,溶液中n(Cl-)∶n()=。
A、B、C、D、E、F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短周期元素中C的原子半径最大,B、E同族,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A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为H2AO3,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A的元素符号是,C2B2的电子式为。
(2)B、C、D、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3)E和F相比,非金属性强的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用符号填空)。
①常温下E的单质呈固态,F的单质呈气态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F>E ③E和F形成的化合物中,E显正价 ④F单质能与E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⑤E和F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⑥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E>F
(4)把CDB2溶液蒸干所得的固体物质为(填化学式)。
(5)C和F可组成化合物甲,用惰性电极电解甲的水溶液,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6)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乙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10的乙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mol·L-1。
下表为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及相应原子半径的数据:
元素性质 |
元素编号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
原子半径(nm) |
0.102 |
0.110 |
0.117 |
0.074 |
0.075 |
0.071 |
0.099 |
0.077 |
最高化合价 |
+6 |
+5 |
+4 |
+5 |
+7 |
+4 |
||
最低化合价 |
-2 |
-3 |
-4 |
-2 |
-3 |
-1 |
-1 |
-4 |
已知:
①A与D可形成化合物AD2、AD3;
②E与D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ED、ED2是常见的化合物,C可用于制光电池。
(1)E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2)C和H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关系为(用分子式表示);
(3)分子组成为ADG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工业上可用纯碱溶液处理ED和ED2,该反应如下:
ED+ED2+Na2CO3=2+CO2
横线上某盐的化学式应为。
(5)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D2+D22AD3 ΔH=-47 kJ/mol,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18D2,当平衡发生移动后,AD2中18D的百分含量(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为。
(6)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铜和稀的H2AD4溶液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氢气。绘出该实验方案装置图。
有一种白色粉末,含有下列阴离子和阳离子中的几种。
阴离子:S2-、Cl-、NO、、
、
、
。
阳离子:Na+、Mg2+、Al3+、Ba2+、Fe2+、Fe3+、Cu2+、。
将该白色粉末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实验操作 |
现象 |
a.取少量粉末,加水、振荡 |
全部溶解、 |
溶液无色透明 |
|
b.向所得溶液中慢慢滴入苛性钠溶液,并加热 |
无明显现象 |
c.取少量粉末,加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d.取少量粉末,加稀H2SO4和稀HNO3的混合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根据实验推断:
(1)从a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填离子符号,下同)。
(2)从b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
(3)从c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
(4)从d实验中,可推断粉末中不可能有,一定含有。
(5)以上各实验仍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