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8分 )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时人莫之许也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B.①将军宜枉驾顾之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C.①孤不度德量力②度已失期 |
D.①遂用猖蹶,至于今日②贤能为之用 |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谓为信然②必以长安君为质 |
B.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②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C.①凡三往,乃见②羲之之书晚乃善 |
D.①而智术浅短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上文从哪些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才能?请简要概括。
更渡一遭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①水百沸,横筱②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③,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南宋]岳珂《桯史》
【注】①釜:锅。 ②筱:竹条。 ③爬沙:指缓慢爬行。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欲烹而食之 ( ) (2)乃炽火使釜水百沸 ( )
(3)横筱为桥() (4)则活汝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鳖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本文有什么寓意?
《与朱元思书》 [南朝·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本文特别讲究文体的形式,主要采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对句整齐,音韵和谐,从文体上说是属于文。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天山共色 (2)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 (4)窥谷忘反 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类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书()(2)因() (3)举()(4)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而:____________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从后面六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盲子失坠 (11分 )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早知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③,执一隅以自矜严者,视此省哉!
(选自《贤弈编·应谐录》)
【注释】① 楯(shun)栏杆上的横木。 ②分:料想③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解释划线的字词:
道涸溪 何久自苦 夫大道甚夷 下面“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余闻之也久 C公将驰之 D 久之,力惫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从文中你获得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