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 B.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动机--电力革命 |
C.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
B.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最早源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
C.这些保险支出福利说明战后的经济发展以计划手段为主 |
D.这些保险支出福利说明福利背后都有政府的影子 |
美国人亚蒙·哈默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有一天,哈默在莫斯科官方的报纸上看到苏联即将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这则新闻看过后,他兴办了铅笔厂,结果第一年就获得了250万美元的产值。后来他被列宁亲切地称为“哈默同志”。哈默之所以能赚钱,是因为苏联开始实施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计划经济体制 | D.斯大林体制 |
2013年1月18日,美国哈佛大学华裔教授傅高义在他的中文版《邓小平时代》新书发布会上说道:21年前的今天,邓小平发表一系列讲话强调改革,“假如邓小平活着,我认为他还会继续改革,不仅是经济上的改革,政治上的改革也会继续搞”。当年邓小平总结出的经济改革目标主要是
A.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B.实现“脱贫——小康——中等发达”三步走战略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据统计,1895年—1913年,中国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年均速度为15%。这
A.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
B.说明“实业救国”没什么影响 |
C.说明一战给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绝好时机 |
D.反映出专制统治的推翻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
导致右表中生丝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闭关锁国政策 | B.重农抑商政策 |
C.鸦片战争 | D.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