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新的网络热词不断涌现。有业内人士表示,网络热词很大程度上也是社会热词,网络热词背后都有故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10年11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报告中出现了一些集中反映被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的词语群,如“民生博客”、“给力”、“楼倒倒”等。这类词语群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主观臆造的联系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2010年以来,从“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到“苹什么”“糖高宗”“棉花掌”等,新词可谓层出不穷。这些现象表明                               
①市场经济存在弱点                         ②供求决定价格
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④价值规律自发的起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时下,网络热词“我爸是李刚”的背景一官二代校园醉驾撞飞两女生,事后一句“我爸是李刚”震惊网络。然而,在舆论的强烈关注下,目击现场的学生却陷入了“集体沉默”。有人认为这种“沉默”是保护自身安全的 必须。这表明    
①公民民主法制意识需要加强                 ②公民民主决策意识需要强化
③国家机关要坚持依法治国                   ④政府机关需要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90年以来,我国已累计向联合国14项维和行动派出4 000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其中维和分队3 000多人次,军事观察员和参谋军官近900人次。这表明我们中华民族具有()
A.伟大的民族凝聚力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反对霸权的斗争精神 D.勤劳自强的高尚品格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
①各民族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认同③照搬其他民族的文化④增强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①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②包容性能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③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④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巨流,永不停息。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据此回答6—8题:
6.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A中华文明较之于人类其他文明更为优越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C中华文化是唯一没有受到其他文化冲击的文化D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都是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7.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得益于它( )
A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摒弃域外文化而保留国之精粹
C摒弃民族文化而吸收其他优秀文化 D对异域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宽容
8.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它的主体工程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综合发挥了分水、导水、壅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的功能,形成了科学的、完整地、调控自如的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古代,我国的水利工程就体现了——思想()
A注重经济效益 B注重社会效益 C注重天人合一 D注重农业生产

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进入了气度恢宏的全盛时代。据此回答4~5题
4.隋唐时期,中华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泛吸收外域文化。这说明 ( )
A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B 中华文化尚未形成自己的特点C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 中华文化被外域文化所异化
5.隋唐时期,中华文化高度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A 外交政策开明 B 国家统一 C 各民族大融合 D 经济繁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