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A(g)+B(g)2C(g),△H=-a kJ/mol(a>0),在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的浓度为ωmol/L,放出热量为b kJ。
⑴比较a ▲ b(填“>”“=”或“<”)。
⑵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 ▲ T2(填“>” “=”或“<”)。
T/K |
T1 |
T2 |
T3 |
K |
1.00×107 |
2.45×105 |
1.88×103 |
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C,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为c kJ,C的浓度 ▲ (填“>”“=”或“<”)ωmol/L,a、b、c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 (用代数式表示)。
⑶ 在相同条件下要想得到2a kJ热量,加入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
A. 4molA和2molB B. 4molA、2molB和2molC
C. 4molA和4molB D. 6molA和4molB
⑷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
A. 及时分离出C气体 B. 适当升高温度
C. 增大B的浓度 D. 选择高效催化剂
⑸ 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molA和1molB,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为d kJ,则d ▲ b(填“>”“=”或“<”),理由是 ▲ 。
⑹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通入3molA和2molB及固体催化剂,使之反应,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为起始时的90%。保持同一反应温度,在相同容器中,将起始物质的量改为4molA、3molB和2molC,则平衡时A的百分含量 ▲ (填“不变”“变大”“变小”或“无法确定”)。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 B.升华 | C.结晶 | D.分液 E.蒸馏 F.过滤 |
(1)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______。(2)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______。
(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4)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____。
进行下列化学基本量的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入空格中。
⑴0.1摩H2SO4约含__________个H原子,溶于水后电离出__________mol SO42-。
⑵36克水与__________g CO2具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⑶71gNa2SO4中所含N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4)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0.2mol 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标准状况是指℃,Pa;在标准状况下,0.5molN2的体积都约为L,质量为g。
.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NaNO3。实验流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沉淀B:。
(2)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3)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现有m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个。
利用“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3)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的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4)与标准状况下VLCO2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
(5)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g)跟3体积Y2(g)化合生成2体积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6)三种正盐的混合溶液中含有0.2 mol Na+、0.25 mol M
g2+、0.4 mol Cl-、SO42—,则n(SO42—)为___________
(5分).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