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是一种光敏材料,在110℃可完全失去结晶水。为测定该晶体中铁的含量和结晶水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 铁含量的测定
步骤一:称量5.00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250溶液。
步骤二:取所配溶液25.00于锥形瓶中,加稀酸化,滴加溶液至草酸根恰好全部氧化成二氧化碳,同时,被还原成。向反应后的溶液中计入一小匙锌粉,加热至黄色刚好消失,过滤,洗涤,将过滤及洗涤所得溶液收集到锥形瓶中,此时,溶液仍呈酸性。
步骤三:用0.010溶液滴定步骤二所得溶液至终点,消耗溶液20.02ml滴定中,被还原成。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操作,滴定消耗0.010 溶液19.9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配制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的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转移、洗涤并转移、摇匀。
② 加入锌粉的目的是。
③ 写出步骤三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④ 实验测得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在步骤二中,若加入的的溶液的量不够,则测得的铁含量。(选填"偏低""偏高""不变")
(2)结晶水的测定
将坩埚洗净,烘干至恒重,记录质量;在坩埚中加入研细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称量并记录质量;加热至110℃,恒温一段时间,至于空气中冷却,称量并记录质量;计算结晶水含量。请纠正实验过程中的两处错误;;。
(4分) .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 B、加热分解C、结晶法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
(1)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3)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C)和甲苯(沸点为110.6°C),已知四氯化碳和甲苯互溶。
为了比较氯和碘单质氧化性的强弱,可先制取氯气,并将氯气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中。下图是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图中A.B.C.D.E.F分别表示玻璃导管或仪器接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流向从左到右。实验前,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符号);D从E处插入烧瓶后,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
(2)写出制备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某学生用含0.4molHCl的浓盐酸和足量MnO2反应制得到的
总小于
(标况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完成后,装置1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色,再向其中滴加足量溶液颜色是否褪去?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装置②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
(4)工业上,可用制备漂白粉,请写制备漂白粉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
小明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图如下: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可证明NO2的氧化性;
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现象是__________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用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
(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Cl2)
。
(3)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
。
(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25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题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
(12分)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下图中实验装置,A是制取CO2的装置,D中装有过氧化钠,进行实验来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1)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
加入试剂 |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
B |
饱和NaHCO3溶液 |
|
C |
||
E |
饱和NaOH溶液 |
(2)若无C装置,可能发生的干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并从水中取出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