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A与B连接,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挤入烧瓶,此时的实验现象是 。若其它操作不变,将A与C连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向100 mL2 mol/L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 2,结晶,得到9.3 g白色固体,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是 (写化学式)。
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中存在的阴离子,试完成下列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再加足量BaCl 2溶液 |
|||
②过滤,取2 mL滤液于试管中 |
|||
③ |
|||
(3)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k+s-5#u
已知NaHCO 3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反应I为:
NaCl+CO 2+NH 3+H 2O NaHCO 3↓+NH 4Cl,处理母液的两种方法如下。
①向母液中加入石灰乳,可将其中 循环利用,同时得到融雪剂 。
②向母液中通入NH 3,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得到NH 4Cl晶体。
试写出通入NH 3后,溶解度较小的酸式碳酸盐转变为溶解度较大的碳酸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 。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 c(HCl) ∶ 分别等于1∶1、4∶1、7∶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可知反应平衡常数 K(300℃)________ K(400℃)(填"大于"或"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 , 根据进料浓度比 c(HCl)∶ c(O 2)=1∶1的数据计算 K(400℃)=________(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 c(HCl)∶ 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是________。
(2)Deacon直接氧化法可按下列催化过程进行:
Δ
Δ
Δ
则 的 Δ H=________ 。
(3)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________。(写出2种)
(4)在传统的电解氯化氢回收氯气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最近采用碳基电极材料设计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案,主要包括电化学过程和化学过程,如下图所示:
负极区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_(写反应方程式)。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需消耗氧气________L(标准状况)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水杨酸 |
醋酸酐 |
乙酰水杨酸 |
|
熔点/℃ |
157~159 |
-72~-74 |
135~138 |
相对密度/(g·cm ﹣ 3) |
1.44 |
1.10 |
1.35 |
相对分子质量 |
138 |
102 |
180 |
实验过程:在 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 及醋酸酐 ,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缓慢滴加 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 左右,充分反应。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__加热。(填标号)
A. |
热水浴 |
B. |
酒精灯 |
C. |
煤气灯 |
D. |
电炉 |
(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不需使用的________(填名称)。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________。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
|
|
|
|
|
|
|
开始沉淀的pH |
8.1 |
6.3 |
1.5 |
3.4 |
8.9 |
6.2 |
6.9 |
沉淀完全的pH |
10.1 |
8.3 |
2.8 |
4.7 |
10.9 |
8.2 |
8.9 |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 的作用是将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 和 , "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 沉淀除去 。若溶液酸度过高, 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 , 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 时, z=________。
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 a约为10 −4, 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虹吸管3返回烧瓶,从而实现对茶叶末的连续萃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需将茶叶研细,放入滤纸套筒1中,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_,圆底烧瓶中加入95%乙醇为溶剂,加热前还要加几粒________。
(2)提取过程不可选用明火直接加热,原因是________,与常规的萃取相比,采用索氏提取器的优点是________。
(3)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________。"蒸发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________(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 B.球形冷凝管C.接收瓶D.烧杯
(4)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 和吸收________
(5)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
环戊二烯(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g) =
(g)+H 2(g) Δ H 1=100.3kJ·mol −1 ①
H 2(g)+ I 2(g) =2HI(g) Δ H 2=−11.0 kJ·mol −1 ②
对于反应: (g)+ I 2(g) =
(g)+2HI(g) ③ Δ H 3=________kJ·mol −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 )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 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p=________Pa。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填标号)。
A. |
通入惰性气体 |
B. |
提高温度 |
C. |
增加环戊烯浓度 |
D. |
增加碘浓度 |
(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 |
T 1> T 2 |
B. |
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 |
C. |
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
D. |
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0.45 mol·L −1 |
(4)环戊二烯可用于制备二茂铁(Fe(C 5H 5) 2结构简式为 ),后者广泛应用于航天、化工等领域中。二茂铁的电化学制备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液为溶解有溴化钠(电解质)和环戊二烯的DMF溶液(DMF为惰性有机溶剂)。
该电解池的阳极为________,总反应为________。电解制备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