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0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下列划线字。
时有物外之趣                               ②喷以烟      
怡然自得                                     ④数十        
.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写出两个本文产生的成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文中所写的几件事无不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如观蚊如鹤.神游草丛等,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80字左右)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共1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于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回:“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
【乙】高缭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陋之人也,四维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吾过,是以逐之也。”
(《晏子春秋》)
【注释】①高缭:晏子属臣。②仕:做官。③爵位:贵族封号等级。④仄陋:这里指狭窄浅薄。⑤四维:系在鱼网四角或车盖四方的大绳。鱼网和车盖有了四根大绳撑张,稳固而安全。维,维系,辅助。⑥弼:纠正。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吏二缚一人诣王()⑵ 齐人也,坐盗()
⑶ 晏子之()⑷ 是以逐之也()
翻译两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


【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要劝谏晏子?
【甲】【乙】两文分别突出表现了晏子的什么形象特征?

课外文言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常以净衣之()(2)死犹存()
概括本文内容。
从任末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课内文言文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人名)。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略无处()不以也()
沿阻绝 ()属引凄异( )
《水经注》是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山峡之水是描写对象,但作者为什么先从三峡的山的写起?
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四季更替的顺序来写?
文章结尾引用渔歌作结,有什么作用?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熟⑥从:纵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右军开帐
翻译下面的句子。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⑤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②博学而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吾日三省吾身”从忠、信、三个方面反省自己(填一个字),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