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平衡常数为K2,在温度973 K和1 173 K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1
K2
973 K
1.47
2.38
1173 K
2.15
1.67

(1)通过表格中的数值可以推断:反应①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的数学表达式:K3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也能推断出反应③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要使反应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同时υ增大可采取的措施
                (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设法减小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5)在830℃温度下,反应③的K值为1,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充分反应达平衡时,CO平衡浓度为           mol/L。H2转化率           。若向容器中再加入1 mol CO2和3 mol H2 达到平衡后CO平衡浓度          mol/L ,CO2体积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
(2)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A、B、C、D、E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下图所示。A、C两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A

C
D
B
E

(1)写出三种元素名称A、B 、C
(2)B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族。
(3)比较B、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最强的是(用化学式表示);E和Na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对于反应:2SO2+O22SO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只改变一个反应条件,将生成SO3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填入空格里(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编号
改变的条件
生成SO3的速率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增大O2的浓度


使用V2O5作催化剂


压缩体积

判断物质中化学键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存在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②离子化合物可以只含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存在共价键,如NH4Cl
③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不含离子键
④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中只含有共价键
⑤稀有气体由单原子组成,无化学键
⑥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单质;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例如NaOH

画出下列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原子
(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