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2)可做优良的催化剂.
据报道:“生态马路”是在铺设时加入一定量的TiO2, TiO2受太阳光照射后,产生的电子被空气或水中的氧获得,生成H2O2,其过程大致如下:
①b中破坏的是__________ (填“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②H2O2能清除路面空气中的等,其主要是利用了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某固体混合物中含有Na+、K+、Mg2+和Cl-、Br-五种微粒.
I.欲将钠、钾、镁三元素大致分离开来,并将氯、溴两元素大致分离开来,有以下方法和操作步骤可供选择(其中有的步骤可选两次).
①溶于水制成稀溶液;②溶于水制成浓溶液;③通入足量CO2;④加入足量氯水;
⑤通入足量氨气; ⑥过滤; ⑦用四氯化碳萃取.
选取最合理的方法和步骤:(按顺序先后填写编号) .
II.分离后剩余的水溶液中所含的主要物质是 .
III.在上述分离过程中分离出一种化合物晶体.欲得到干燥的该化合物固体,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①.加热蒸发掉水分;②.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自然风干.正确的方法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每一方框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1)若X由M、N两种短周期且同周期元素组成,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最内层电子数少1,N元素最高正价与它的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反应④的数据如表格所示且D、G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C |
D |
G |
|
起始 |
3 mol |
1 mol |
0 |
3 min时 |
2.4 mol |
0.8 mol |
0.4 mol |
①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物质G与F反应所形成盐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
(2)若X是一种含氧酸盐,B是金属单质,C、D是非金属单质,反应②需要B与A的浓溶液共热才能进行,且生成的E和G是同一种物质。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 g固态D在C中完全反应放出9.3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H<0
C.2H2(g)+O2(g)=2H2O(1)△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下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是两块电极板,则:
①若X和Y均为惰性电极,a为CuSO4溶液,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通过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粉末,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②若X、Y依次为铜和铁,a仍为CuSO4溶液,且反应过程中未生成Fe3+,,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若用此装置电解精炼铜,做阳极,电解液CuSO4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若用此装置在铁制品上镀铜,铁制品做,电镀液的浓度(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现有浓度均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⑤醋酸铵、⑥硫酸铵、⑦硫酸氢铵、⑧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
(2)④、⑤、⑦、⑧四种溶液中N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3)将①和⑧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H+)>c(SO)>c(NH)>c(OH-) |
B.c(H+)=c(SO)=c(NH)>c(OH-) |
C.c(NH)>c(H+)=c(SO)>c(OH-) |
D.c(OH-)>c(H+)>c(NH)=c(SO) |
(14分)Cu2S是火法炼铜一种重要的原料,下面是由Cu2S冶炼铜及制取CuSO4·5H2O的流程图:
⑴Cu2S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火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Cu2O,CuO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的体系A中看到溶液呈蓝色,且有红色物质生成,
请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⑶若将A中单质反应,操作加入试剂最好是。
A.加入适量的NaNO3 B. 适量的 HNO3 C. 适量的H2O2
⑷若B溶液的体积为0.2L,电解B溶液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由2变为1(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此时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是。
⑸取5.0 g胆矾样品逐渐升高温度使其分解,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如下图所示:通过计算确定258℃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e点的化学式(计算过程略去)。
(11分)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和Y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X和Z可形成X2Z,X2Z2两种化合物,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
⑴ 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⑵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1L密闭容器中加入1.2molX2和0.4molY2,发生如下反应:
3X2 (g) + Y2(g) 2YX3(g)△H反应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
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用化学式表示) , K=。
②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则△H0(填>,<)。
⑶A1是四种元素中三种元素组成的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将0.1mol·L-1的A1溶液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12,则A1的电子式为。
⑷B1、B2是由四种元素三种形成的强电解质,且溶液呈酸性,相同浓度时B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其原因是。
⑸A2和B1反应生成B2,则0.2mol/LA2和0.1mol/L B1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