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氯化钠的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经测定NaOH的质量分数约为82.0%,为了验证其纯度,用浓度为0.2 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试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称量5.0 g固体试剂,用500 mL容量瓶中配成待测液备用。
(2)将标准盐酸装在已经润洗过的25.00 mL酸式滴定管中,调节液面位置在 处,并记下刻度。
(3)取20.00 mL待测液,待测定。用甲基橙试剂作指示剂时,滴定到溶液颜色由 刚好至 色时为止。
(4)滴定达终点后,记下盐酸用去20.00 mL,计算NaOH的质量分数为 。
(5)试分析滴定误差可能由下列哪些实验
操作引起的 。
A.转移待测液至容量瓶时,未洗涤烧杯 |
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盐酸 |
C.滴定时,反应容器摇动太激烈,有少量待测液溅出 |
D.滴定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悬有液滴 |
E.读滴定管开始时仰视,读终点时俯视
(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探讨Fe3+和SO32-之间发生怎样的反应,请你一起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实验。
⑴提出猜想:
甲同学认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发生双水解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Fe3++3SO32-+6H2O=2Fe(OH)3(胶体)+3H2SO3;
⑵实验验证:
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反应的可能性。
①为了检验所用Na2SO3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②取5mLFeCl3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Na2SO3溶液至过量,观察到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棕色(无气泡产生,也无沉淀生成)。
③将②溶液分成两等份,其中一份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再加入BaCl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⑶得出结论:
①根据丙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②实验③中溶液变成血红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⑷拓展探究:
①丁同学在FeCl3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红褐色沉淀并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从形式上看,Na2CO3和Na2SO3相似,但是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到,二者的水溶液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现象差别很大,其可能的原因除SO32-水解能力较CO32-(填“大”或“小”)外,还有
(10分)为维持人体血液中的血糖含量,在给病人输液时,通常用葡萄糖注射液,下图是医院给病人输液时使用的一瓶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C6H12O6)注射液的标签。某学生欲在实验室中配制500 mL该葡萄糖注射液。
实验用品:葡萄糖晶体(摩尔质量:180 g/mol)、蒸馏水、烧杯、容量瓶(500 mL)、药匙、胶头滴管、量筒。
(1)还缺少的仪器有_。
(2)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
A.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标准葡萄糖注射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把称好的葡萄糖晶体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3)实验中需取用晶体的质量为____,物质的量浓度__。
(4)配制0.1 mol/L的NaCl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
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
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实验操作如下:
(1)计算并用量筒量取ml的18.0 mol·L-1的浓硫酸;
(2)将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的烧杯中;
(3)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___;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5)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保存。
试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定容时俯视读数
(3)容量瓶使用前有少许水残留
右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管较长,其作用是
(3)烧杯中还应该加入的物质是
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1)溶解时
(2)过滤时
(3)蒸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