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图如下: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可证明NO2的氧化性;
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现象是__________                 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                                    (用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准确证明NO2的氧化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1)准确称取烧碱样品4.1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小烧杯、量筒、玻璃棒、。(填仪器)
(2)取10.00mL待测液,用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
(3)用0.201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右手,两眼注视,直到滴定终点。
(4)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

(5)根据上述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

( 14分)
(1)下列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将除去下列各组混合物中杂质所需的试剂填写在横线上:
苯(甲苯) ;苯(乙醇) ;甲苯(溴)
(2)实验室由电石中的碳化钙和水反应制取乙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常用 代替水,若实验中产生的气体存在难闻的气味,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加以除去。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二氧化硫,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I、II、III、IV装置可盛放的试剂依次为 (填字母)
①品红溶液②NaOH溶液③浓硫酸④酸性KMnO4溶液

A.④②①③ B.①②①③ C.①②①④ D.④②①④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3)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4)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甲乙两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配制100ml 3.6mol/L的稀硫酸。
(1)甲:量取20 ml 18 mol/L浓硫酸,小心地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转移到100 ml 容量瓶中,用少量的水将烧杯等仪器洗涤2~3次,每次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然后小心地向容量瓶加入水至刻度线定容,塞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实验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胶头滴管和容量瓶外,还有
(2)乙:用100 ml 量筒量取20 ml 浓硫酸,并向其中小心地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待冷却至室温后,再加入水至100 ml 刻度线,再搅拌均匀。请指出乙同学的错误之处

用下列仪器的编号回答问题
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分液漏斗④量筒⑤烧杯
⑴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
⑵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

某学生做浓硫酸性质的实验: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2mL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加热试管,观察现象.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b处滤纸条的变化为,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
(3)蘸有Na2CO3溶液的棉花团作用是
(4)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可用下列反应中的来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