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六种短周期元素A、B、C、D、E、F,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D与F分别位于同一周期,A与D、C与F分别位于同一主族,且A、D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是C、F两元素原子质子数之和的一半。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三种是气体,;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单质的电子式 ,F元素氧化物的晶体类型为 。
(2)由A、C两元素可组成X、Y两种化合物,X在MnO2作用下可以分解成Y,写出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 。
(3)若E是非金属元素,但能表现出一些金属元素的性质。写出E与D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一定条件下,A的单质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生成6.8gW气体时,可放出18.48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 10)已知砒霜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1)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氧化性 | B.还原性 | C.酸性 | D.碱性 |
(3)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
(4)若生成0.2 mol AsH3,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为a︰b和质量之比为a︰b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和。
(2)已知各物质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气体化合物A的分子式可表示为OxFy,同温同压下,10mLA受热分解生成15mLO2和10mLF2,则A的化学式为,推断的依据为。
用2.4mol/L的H2SO4溶液配制100mL浓度为0.2 mol/L的稀H2SO4,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量取2.4 mol/L的H2SO4溶液的体积是mL。
(2)配制过程有下列几步操作:
A 用量筒量取所需H2SO4溶液的体积,注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B 将蒸馏水加入容量瓶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处;
C 向烧杯中加入约20mL蒸馏水;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E.用①加水至刻度线;
F.待烧杯中溶液冷却后,沿玻璃棒转移到②;
G.盖好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以上各步骤操作的先后顺序是③(填字母)
(3)取上述所配溶液10mL与足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0.48 g。则该溶液浓度
0.2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造成此误差的操作可能是
A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 B 用量筒取2.4mol/L H2SO4溶液时俯视读数
C 使用容量瓶前未干燥 D.使用的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彻底
E.定容时将蒸馏水洒在容量瓶外面
(1)下图为五个椭圆交叉构成的图案,其中五个椭圆内分别写了C2H5OH、CO2、Fe2O3、FeCl3、KOH,图中相连的物质均可归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相应的分类标准代号:
①相连的两种物质都是电解质的是(填分类标准代号,下同)都是氧化物的是。
②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相互反应的是,所属基本反应类型的是反应。
③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质能与某种强酸反应生成上述中的另一种物质,则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
④用洁净的烧杯取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述五种物质中的某一物
质的饱和溶液,加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得到的分散系称为,要证明该分散
系的实验的方法是。
(2)分类方法应用比较广泛,属于同一类的物质具有相似性,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分类的方法
处理问题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还可以做到由此及彼的效果。如:
①CO2、SiO2、SO2、SO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由CO2+Ca(OH)2=CaCO3↓+H2O,可得出SO3
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
②NaHCO3、NaHSO3、NaHS都属于非强酸形成的酸式盐,由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NaOH=Na2CO3+H2O,完成NaHS分别与HCl、NaOH反应的方程式为:
、。
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2)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_________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4)该气体溶于1L水中(不考虑反应),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5)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L溶液,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